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面对传统经典,编译者何为?

本文作者: 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教授
中国戏曲代表作《西厢记》被改编成英文版音乐剧,并已于近日登台与新加坡、澳大利亚观众见面。该剧导演沈广仁将流行音乐与个性化英文台词元素加入其中,对剧作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如此"癫狂"的改编,加之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新潮英文《西厢记》能否被内地观众接受还是一个未知数。

面对经典,编译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似乎有多种选择,但大都沿着一条"走近经典,走进经典,走出经典"的道路前行。接近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经典,寻找能够揭示经典中的文化坐标和精神实质的最佳语言表达方式。"走出经典"是指将经典视为灵感的来源,进行创造性地编辑、翻译、模仿、改写或重写。

让昆剧《南西厢》里的张生和崔莺莺用英语演唱他们的动人爱情,再配上百老汇音乐剧的旋律,恐怕会使国人大跌眼镜。新加坡国立大学沈广仁教授主创的新版《西厢记》让观众真切地体验了一种形式独特的经典解构和重构。

该剧的英语译文具有鲜明的特色。我们熟悉的《西厢记》的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元明口语,具有平仄变化、对偶、押韵等特点。而英语却不像汉语、意大利语一样在韵脚上有诸多选择。因此,如何在保留剧本原意的同时,使英语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原文具有的韵律、节奏和音乐性就成为剧本翻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看得出,《西厢记》英语译文是经过字斟句酌的。例如剧本中《沁园春》的翻译,一方面选用了传统英诗的英雄双韵体(heroic couplet),一方面又大致维持了原文的韵律结构,琅琅上口,颇具古典韵致,使母语为英语的观众产生亲近感。

从这样的翻译和改编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经典和传统恒久不衰的魅力。在一个惊世骇俗、颠覆传统的戏剧形式的外壳之下,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某种熟悉的体裁和用词、某些和时代变迁关系微妙的东西,又一次理解了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感情。然而,"一剧之本"的剧本,仍然是那些唱了数百年的精雕细琢的字句。若一定要翻译成西方语言,最好还是在西方文化里寻觅相对应的戏剧传统和诗意语言。否则,我们真的不知道这看似一锅杂烩的英语音乐剧还和我们所熟悉的婉约、清丽的《西厢记》有何种联系。

当经典解构和重构成为当下一种流行模式,对经典的习惯性仰视变为戏仿、质疑和批判的时候,或许我们也该想到,联系我们与传统之间的那根精神之线是不应被轻易割断的;汉语原作和英语译文之间的意象契合和音韵契合是应刻意寻觅的。

近期话题

《新概念英语(青少年版)》的作者茱莉亚亚历山大近日来华讲学。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日渐低龄化的趋势,她认为,儿童在8岁以前还不能适应系统的外语学习,应以母语学习为主,否则容易导致其听说能力出现问题。这一观点与多年来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冲突。有人质疑,"外语要从娃娃抓起"到底是学习英语的金科玉律还是有悖教育规律的"真实的谎言"?

本栏目诚邀广大读者就该话题发表评论。本刊编辑部保留修改来稿的权利,如有异议,请来稿注明。(注:刊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于7月1日前将稿件发送至信箱tougao@21stcentury.com.cn,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