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质量而非模式

本文作者: 21ST
——反思“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建言人:蓝仁哲(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教授)

外语专业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外语教育的核心问题。199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高级英语人才”,2000年经修订颁发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则有了新提法——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很显然,“高级”指的是人才的专业水准,“复合型”则指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前者到后者的转变,是否意味着培养重心应由人才质量转到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外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提法,源自教育部审定并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98),文中写道:“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外语作为一个专业,真的只是“一种技能”吗?这样说岂不全然漠视了外语专业的学科地位,认同了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外语工具论”?而“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的说法,则更为武断,不仅否定了外语专业的独立性,还俨然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提出了理论依据。不可否认,面对21世纪的挑战,外语教育应当思考如何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外语专业的任何改革,必须首先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不是人才培养的模式。

外语专业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内在原因是主要的。首先是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长期不明,专业意识模糊而又淡薄,一遇到外部变化或外在需求的刺激,便无端地失去了专业自身的重心。其次,“外语工具论”的长期泛滥,也使得外语专业内部不少人士认为:外语专业不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已,花上两年时间就能基本掌握外语的五会能力,这就正好有了余地去辅修另一个专业或添加一个相关的专业。于是,2000年新《教学大纲》一经颁布实施,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之风便在全国范围内刮起,很快成为外语专业最热门的话题和最时髦的办学追求。于是,就有了后来最风行的三大基本“复合模式”:(以英语专业为例)英语+另一热门专业;英语+另一非通用语种;英语+另一相关专业。循着这种套路,不少院校的英语专业花样更新,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复合模式。

然而,用学科专业的眼光来看,无论哪一种“复合模式”,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很难站住脚。试想,英语或任何语种专业如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科专业,四年学制中每年都有明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这样还存不存在复合另一个专业的空间?严格说来,要在本科四年内学好一门英语专业,除非付出艰苦的努力,否则很难精通,成为一个真正的英语专业人才。因此,学生无论追逐何种“复合模式”,主观愿望多么强烈,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荒疏了原本的专业学习,得不偿失。即使有个别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复合了两个专业,他就真成了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了吗?社会上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与学校人为设计的复合“形态”会一致吗?

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拟色彩。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变化不居的,英语专业无论怎样改变或扭曲自己,都无法跟上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变应变”的举措看似积极主动而又聪明,到头来免不了事后诸葛亮的哀叹,因为就业市场的主动权不掌握在求职者手中。在我们看来,英(外)语专业面对就业难题的应变法则应当是“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不变”,并不是不关心社会的需求,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而是不要目光短浅、盲目行动;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必须始终把握住外语专业的专业水准,更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更在培养人才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狠下功夫。事实证明,真正具有英(外)语专业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会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受社会欢迎;到了被录用的任何单位,必定会在短期内适应分配的工作。

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实践已近20年。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相反,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解和造成的偏差,倒是值得认真反思。试看眼下的英语专业,为了复合另一个专业,新《教学大纲》把专业总课时的67%放在英语技能培训上,专业知识课为15%,少于相关专业课(18%,“备注”里还建议提高到20%左右)。这与英语专科或英语职业培训有多大区别?英语专业还是不是一个学科专业?

然而,实际情形可能更令人沮丧,不少院校的英语专业盲目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连新《大纲》的要求也未达到,文学、文化知识课形同虚设。在就业指标的压力下,院系领导在“复合模式”上绞尽脑汁,功利之心膨胀,浮躁之风高扬。学生到了三年级便难以安心专业学习,到了四年级,写论文、找工作的种种借口,使得正常教学秩序荡然无存。长此下去,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岂不令人担忧?

教育改革必须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的,但应当从属于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复合型人才”并非新概念,只是外语工具论使然,“复合模式”不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赞同外语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人才规格绝不止于具有外语使用技能。外语专业的学生,语言技能只是必备的专业基础,学生还必须受到专业的学术培养,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成为精通外语、会思想、有见识的人。至于面对就业压力的难题,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是一厢情愿的招数。造成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由学校来应对。办学者的责任是保持或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水准,我们应当坚信高水平的外语人才,自然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更能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耳听八方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中,人才培养概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例如,通才、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一流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等。这些概念不仅在理论上难以界定,在实践层面也缺少操作的空间,以至于大学也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应该以何种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之所以产生了无数说不清楚的人才培养概念,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滞后。从表面上看,大学人才培养概念的不断增加,似乎是人们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学培养目标的不清晰。究竟大学的人才培养概念应该有哪些,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在上述众多的人才培养概念中,有的是对人才质量的期待,有的是对人才规格的描述,它们都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社会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可以提出若干的培养目标,但大学应该对社会提出的培养目标有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个概念体系,原本没那么复杂。最初的表达方式只有通才和专才两种,这也是业内具有相对共识的表达方式。在大学人看来,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去培养学生,培养人的价值显然重于各种外在的要求。

人才的内涵在于“人”。大学关心的是人,社会关心的是才。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了提高,应当就是“人才”了。而“才”指的则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人的规格。如果把人才的“人”看作“软件”,那么“才”就是一个人的“硬件”,大学培养人,既要造就人的“硬件”,更要造就人的“软件”。大学要注重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内涵的塑造,这恐怕才是大学的真正使命。

我相信,只要大学真正地以育人为目标,我们的学生就有充足的能力融入社会。只要大学培养出合格的“人”,那这些“人”便自然是“才”了。如果是这样,我们也许就不需要这么多人才培养概念了。今天人们希冀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无法培养出来,关键在于大学没有把造就大写的“人”放在应有的地位。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

(《中国教育报》)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