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
本文作者: 21st
10月20日,“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教育部门领导、全国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100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
胡文仲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
我国的外语教学从1949年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起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外语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这个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主流;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今后若干年,这是以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改革时期。
在第一阶段,英语专业教育突出对语言技能的培养,五、六十年代时开设的主要课程为精读、泛读、口语、写作、翻译等。期间也包括个别院校和教授发起的教学实验,如80年代广外李筱菊教授倡导的“交际教学路子”(Communication English for Chinese Learners) 等。第二阶段,英语教学开始提倡培养复合型人才。经典的培养模式有“英语 + 专业(如英语 + 新闻、英语 + 经济)”、“复语(如英法双语、英德双语)”和“主辅修”。在此期间,我国的双语教育、复语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在第三阶段,英语专业要回归学科本位,在人文教育与技能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培养精英型外语人才;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要压缩语言技能训练,将技能与内容相结合;各高校根据学生入学水平、师资和学校性质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
仲伟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
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与突破
历经建国后60余年的恢复发展及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英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增长速度和规模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有994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2012年,全国在校英语专业学生达57万人;英语专业也由原来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为现在的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在内的“英语类专业”。
在此新形势下,英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不能适应学科发展规律、师资队伍不适合发展要求等。同时,英语类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英语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难以凸显;高校专业布点过多,带来了专业方向迷失、目标和模式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趋同等困境。
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英语类专业课程应从专业内涵建设、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用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英语类专业应以质量为核心,坚持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以实践为抓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以发展为统领,提高专业教师能力素养;以评估为手段,规范和提高办学水平。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实践多元人才观过程中亟待讨论的问题包括如何从校本位出发实施多元人才观;实施多元人才观是否会与学科内涵冲突;实施多元人才观是否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多元人才观的实施是否能够符合《高等教育法》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业标准。
基于对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及内涵的阐释、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调查、对前沿教育理论及专业教学大纲的分析,以及对《高等教育法》的解读,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的树立。其一是转变“承认外语的工具性就是否定外语专业的学科内涵”的旧认识。根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作为符号中介,本身就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因此人才培养中可以兼顾外语的应用性和学术性;其二是明确何为复合型人才。高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渠道,供不同类型的人才自由选择。
为使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笔者设计了一种融合语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教育板块的课程框架,旨在全面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研究方法。各校可依据这一共同框架,对三大板块的内容进行灵活融合,同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标准的最高要求,从而体现不同学校的特色,彰显学科特点。
专题发言
聚焦英语类专业建设中的八个关键问题:英语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与课程建设、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体系建设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类专业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特邀论坛
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就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三个专题交流理念与实践经验。
院校论坛
根据学校类型与专业特色划分,探讨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包含综合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专业类院校、民办类院校(含独立学院)六大类别。
专项论坛
针对新形势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与教材建设、外语学科学术建设与创新,以及数字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发展展开探讨,为多元模式下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的传播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