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言摘要
本文作者: 21st
兰州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实践 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南战军 近年来,兰州市教育局在推进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第一,教育国际化是兰州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育现代化是兰州教育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的、需要在未来十年内推进的事情。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相当的,兰州地处祖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于其它一些教育发达地区,如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2011年,我们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加入了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的努力实践中。我们制定了兰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以标准化学校的建成为前置条件的。根据我们的规划,到2018年,兰州市所有县区都能够完成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区还要不断投入、不断发展,在三年内还要组织复评。我们在想,三年之后我们该怎么办,等到所有县区都实现了基本均衡、所有学校都建成标准化学校的时候,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就是现代化学校建设。 我们在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方向。现代化学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我想现代化学校一定是更加贴近教育规律、内涵更加丰厚、品质更加卓越的学校,一定是让学生更加快乐、让教师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满意的学校,也一定是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学校。现代化学校有许多特质,而个性化、质量化、国际化就是很重要的特质。我们不能想像现代化学校如果没有国际化的支撑会是什么样的。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我们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大家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我们最近都在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谋划在未来教育综合改革中我们要做什么,我想教育国际化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先行做法已经证明教育国际化是一条可行之路,是一条能够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道路。他们已经取得了成绩,足够我们借鉴。这是第一个观点,教育国际化是兰州市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第二,教育国际化是兰州正在践行的教育行为。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地域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兰州教育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教育发达地区若干年前做的事,甚至是已经完成了的事,但这些却是我们正在破解的难题。兰州教育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抓手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提跨越式发展,有人质疑跨越发展用在教育发展上是不是合适,从兰州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的方式转型上来说,跨越式发展是行得通的,走得通的。 这些年我们也在尝试国际化教育,比如,我们有外国语学校开设了小语种课程,这些年我们加大了和国外学校的交流,大量派出老师出国培训,也邀请国外教师到兰州进行交流、指导,还有大量学生到不同的国家去留学。 第三,推进教育国际化需要切中实质。 教育国际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员往来、开设国际班、送学生出国。我想更重要的一定是我们要用教育的国际标准来确定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我们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暂时没有条件走出去,但是这样的眼光和想法一定要有,这样的行动一定要有。 推进国际化是双向多维的。在我们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国际上其它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的时候,这个双向就显得勉为其难。但是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我们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双向多维为时不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教育的方向性,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兰州来讲,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更多更大更好的平台,兰州地区现在可以说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的第五个新区,已经迈出了非常强劲的建设步伐。同时,我们也有这样的迫切愿望,我们希望在教育标准化、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国际教育资源能够支撑兰州教育的发展。 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内涵与路径选择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王本中 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个内涵是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多层次是指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幼儿教育这几个层次开展国际教育;宽领域是指在各类学校开展国际教育,如高等教育中有很多类型的学校,高中阶段有很多类型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也有很多公办、民办的学校。我们要开展多层次的交流,更多的是合作。 第二个内涵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课程及专业教师来深化我们的课程改革。在以前一段时期,引进资源主要是指引进课程资源,而不是教材。引进课程资源的同时,优质课程与国外的教师也可以被引入。借此,我们可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深化我们的课程改革,使我们国家本土的课程更具有多元性和选择性。 第三个内涵是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增进跨文化理解。交流不单单是学生互访或者老师互访,交流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项目合作更需要进行课程整合,目的是增进跨文化的理解。 第四个内涵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提出来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以理解、和平共生为价值理念。多元文化形成以后,人们必须用和平的方式共同生存、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践确实对促进和平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目前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大概有四种方式。 第一,在普通高中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在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九千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一百多个,在普通高中里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到十几个。北京市批准了21个项目,在公办高中叫国际部。北京市教委给公办高中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允许公办学校扩大招生名额计划。第二个是要求学校和国外一所高中签订合法的合作办学合同,而不是一般的协议。合同中应当写明外方能够提供哪些支持、中方应尽哪些义务。第三个是收费放开。国际部的办学成本很高,因为学校要引进国际课程和专业教师需要大量资金。北京市发改委制定的学费标准是7.5万-10万,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民办学校则不受以上条件的限制。 第二,引进优质国际课程。有的学校没有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己引进了国际课程,如IB课程、AP课程等。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现在问题比较多。 教育部正在讨论起草一个指导意见,规范一下前两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审批过程,现在大家的讨论意见很不一致,因为项目放开以后再规范难度很大。 第三,开展国际游学活动。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学校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里包括研究性学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现在很多学校组织了一种游学活动,它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在旅游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课程。 有的学校的游学活动搞得比较规范,有的是通过教育机构搞游学活动。游学活动的目的通常不是培养人才,它的功利性比较强,是培养潜在的早期留学生,但是这与我们的留学生政策并不矛盾。我们国家支持学生出国留学,来去自由,这种游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还移植了早期的留学。一部分专家还鼓励在高中开设这些课程,因为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都是想要在高中毕业以后出国留学的。 第四,丰富人文交流内容和方式。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特别强调人文外交和文化交流,它的形式非常丰富多样。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吸收国外学生来中国开展交流活动。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