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47期
>
正文
高考改革争鸣:招考分离
本文作者:
21st
第247期
收藏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提出的“招考改革”,既是指引高等教育招生改革的具体要求,又是引领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招考方式的改革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方式,将有力地促进普通高中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关键词
招考分离才是改革的出路
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社会的考试焦虑。如果继续保留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英语社会化改革、一年多次考、其他科目分等级,都很难起到改革的实际效果,而会滋生出新的更复杂的问题来。学生的压力、焦虑非但不能减轻,反而会增加。
只有打破集中录取制度,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就要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高考改革思路,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离开了招考分离,高考科目改革、分值改革,都没有多大实质价值。我国过去十多年的高考改革实践已充分证明,招考分离才是改革的出路。因此,建议高考改革,应该以招考分离为原则来设计具体的方案。如果落实这一原则,根本无需地方出台自己的方案,同时,科目改革、分值调整,也不是政府部门的事,而是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的事。大学会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提出招生要求,明确考生要提交哪些成绩、材料。社会考试机构则根据大学的招生要求,提供考试评价服务(包括统一的知识能力测试或学科水平测试)。学生则可根据所申请学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参加哪些测试。这样的考试和招生,才能让基础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摘自新浪博客
张敏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关键词
设立非盈利的考试服务机构
我们现在的自主招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真正做得好,必须要实现招考分离。例如,美国的教育部门没有设立直接针对高校招生考试的行政管理机构。他们的招生主要由民间的独立服务机构来运作高校入学考试,目前美国有两家这样的机构,即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这两家民间机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处理相关业务,不受政府干预。此类机构为了自身的声誉、生存和发展,会特别注重独立性与公正性,服务观念较强。它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职业信息等优质服务,还尽可能地为各中学、高校提供信息和服务。
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国也应该建立3至4个考试命题及评价的非盈利性机构,各省、甚至各院校都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提供的产品(考试卷)。——摘自《广州日报》
林南泉
媒体评论员
关键词
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
依据过去的经验,类似问题要达成普遍的共识殊为不易,原因在于争论各方似乎都不难拿出具备说服力的论据。讨论高考改革,需要划定一个根本的方向和目标。这个方向和目标,原本应该是清楚的,即关于高考制度的任何改革,都必须有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中国教育从应试到素质教育的转向。
从长远来看,高考改革终将走到《决定》中所提出的“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这一步,那时招生由学校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政府从这两方面退出后,现行招生制度将由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在此之前当然还需要一个过渡期,但以公众而言,无疑希望这个过渡期更短一些才好。——摘自《南方都市报》
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改革专家小组成员
关键词
高考录取的多元化尝试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改革专家小组目前还在考虑的一个方案就是大学先修课程要成为高考组成部分,让高考录取实现多元化。今后大学入学可能分为三种方式:普通院校注册入学、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和部分院校按高考分数进行录取。实现多元化录取后,学业负担未必马上下降,但一刀切的教育和考试模式必然发生改变。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招考一体化进行改革,从终端上破除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摘自《江南晚报》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词
实现高校多元化发展
招考分离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各类高校的多元化发展。为了吸引不同层次的考生,满足各类考生需求,各高校将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更准确定位自身,实现高校多元化发展。此外,高校也要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方向,处理好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例如要提升招生质量,高校须建立专业招生团队,实现专业考核和评价。——摘自《中国青年报》
丁光宏
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
关键词
由独立机构来组织考试,对大学而言就是招考分离
今后要充分考虑运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从原来只以分数录取学生,转化为不仅看分数,而且还要看分数取得的过程;不仅看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还要看学生参与了哪些活动、有哪些兴趣特长,以及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应是将来大学作为录取依据的主流方向,与国际一流大学录取的规则也相一致,符合人才选拔的教育规律。
学生有高考成绩,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有比较科学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高中综合素质测评报告等,大学便可将主要精力用于利用上述材料来选拔适合自己培养的人才,包括组织面试和一些特长性测试等。由独立机构来组织考试,对大学而言就是招考分离。——摘自《光明日报》
冰启
上海学者
关键词
打破集中录取制度
我国高考制度的核心是按计划集中录取,如果集中录取制度不变,那么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就很难打破。科目调整、计分方式调整,多次考核都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分离,才能扭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局面;学生才能参加统一的社会化测试,以统一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录取,才能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摘自《北京青年报》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测试改革中外语教师的作用 (139期)
专家热议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 (155期)
[人机对话]高考口试拉开战幕 (155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前景展望 (155期)
应对四川09英语高考变化的新举措 (154期)
京津川三地出台今年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 (153期)
18省市区2009年高考听力测试分数计入总分 (153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