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国标》 将成高校 英语专业建设基本标准
研究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2013年,教育部提出建立高等教育专业国家标准来规范、监管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指示全国高等学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制定各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从2013年9月起,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钟美荪教授、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仲伟合教授领导下,教指委按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三 个专业开始制订英语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和湖南师范大学课题组负责起草《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据悉,目前《国标》已按时按质完成,这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将为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规范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有力推动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新时期英语专业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外国语言文学教育有了迅猛 发展,英语专业是其中扩展最快的专业。根据相关统计,目前,除303所独立学院外,我国现有普通本科学校1145所,其 中994所设有英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原有36个本科专业,经国家调整增至62个本科专业,传统的英语专业拓展出 两个相关的本科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专业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同类专业简单复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同类专业的同质化竞争,培养的 人才缺乏特色;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进修、深造和发展的压力大,等等。
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指出:“教指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就是研究制订国家标 准。也就是说,要把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务必取得突破性进展”。刘贵芹认为应该有三个质量标准体系来保障:“第一个维度是国标,也就是说要研究制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即一个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第二个维度是叫行标,推动行业部门来建立专业的人才评价;第三个维度是校标,开设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高校,都应该依据国标、行标来制定或修订自己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据了解,《国标》制订的主要依据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同时,还借鉴了我国外语学科历史上各种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参考了境内外有关提升教学质量的标准,并广泛调研了各层次学校,征求了专家、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以确保《国标》具有合理性。
教指委主任委员钟美荪教授表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全体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最低门槛标准。 第二,专业标准具有多样性,以满足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多样 性的需求。第三,专业标准面向全体学生,不是用于评优或评选标志性成果。各个学校在实施标准时,检验尺度不是各个 学校的标志性成果,而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第四,专业标准体现社会性。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必须面向社会需求,相关用人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 教学、评估、鉴定和认证。
据悉,因各高等院校实际情况不同,对《国标》的理解也 会存在一定差异,为防止部分院校走偏,导致《国标》的实施 效果大打折扣,教指委还将出台一份详尽明确、可操作性强 的实施指南——《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版)》,目前新大纲已初步成型。
明确英语专业人文学科属性
据了解,新《国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进一步明确了英 语学科的人文学科属性。外语教育界前辈许国璋、王佐良等早就提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通过文化、文学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因此,为了遏制“外语工具性倾向”近年来在我国外语界内外的蔓延, 确保英语专业的学科地位,《国标》中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外语专业属性的措施。
《国标》明确指出,“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 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外语类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隶属文学门类”,这为外语类专业的学科地位提供了合理依据。在能力方面,《国标》首次提出外语文学赏析能力的概念,并要求注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方面,要求熟悉外语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外语国家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 本情况。此外,课程体系中要求开设有关外语文学和外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方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同时,《国标》附件还提供了1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描述和1种包含 60本原版英语著作的进阶阅读书目,一系列举措不仅突出了 外语专业的人文性学科特点,而且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实践层面进一步抓落实,从而将对外语专业的学科地位和专业属性的重视贯穿于整个国家标准。
教指委主任委员钟美荪表示,过去十几年中,我国外语 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建构了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特别规定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类课程是必修课,但是不少学校因重视不足或者师资缺乏,并没有把文学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培养方案,有的学校甚至完全不见文学类课程的踪影。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外语教育缺失。“《外语类专业本科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经明确规定文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 的应占比例。外语专业学科应以语言、文学为主体,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外语语言技能、厚实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人才。”钟美荪说。
英指委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教授认为,强调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英语不应简单地作为语言工具,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 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全球化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并对不同意识形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立场。他提出,英语专业教学应注重内容依托,在进行专业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回归人文传统和本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表示,英语专业的 人文学科属性,即“人文性”,其显在标志,就是看其课程体系 是否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知识内涵要求。人文类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使学生接触到 更富感染力、更有文化内涵的高级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完善旧有知识结构。此外,人文课程还担负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能力、学术能力、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任务。“但获得了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修养的提升;学习了文史哲经典,不等于思想能力的增强。在教什么确定后,如何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修养 并进而提升思想能力成为关键。”查明建说。
他提出,人文类课程教学要越出知识传授的藩篱,与人文视野拓展和人文精神、思辨能力等诸种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把基本的事实内容作为思考的基础和出发点,着力启发学生从事实、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以英美历史、英美社会与文化等课程的教授为例,其常识性内容并 非教学重点,如何启发学生思考才是关键,比如:英美历史、英美社会文化为什么会如此发展?其文化基因是什么?哪些 基因性质的文化因素对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基因性的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变迁中又出现了哪些变异? 体现在哪些社会现象中?等等。总之,此类课程需从具体的文化现象事例入手,通过分析英美历史和社会文化形态,进一步探讨文化特质和民族特性,并相机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这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外缘到内核、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型、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掌握常识、了解现象发展到发现问题,继而进入研究型的思考、分析,培养学术思想能力。
查明建认为,《国标》让英语专业回归人文学科属性方面的确有很大的进步,所增设的人文类课程彰显了英语专业教育理念的人文化取向。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意义,也会在这一方向的改革中逐渐显现出来。
然而,全国有一千多所大学设有英语专业,院系之间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很不均衡。因此,面向全国所有英语专业的《国标》还无法彻底解决英语专业的学科困境。另外,新的方向对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学术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人文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就目前全国英语专业师资状况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