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如何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效率?(二)
答:分组应以人为本。
分组的技巧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或误解。就近随意组合、简单强弱搭配、放任自由结合等都是不重视分组的表现。其实,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是分组的唯一目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积极参与是开展一项有效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分组时,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人尽其才。同时,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进行强强组合、弱弱结合,将难的任务交给强组完成,而将容易的问题留给弱组思考。这样的安排既能避免弱者话语权丧失,也可促进强者竞争、促使弱者参与。如果只有一个共同活动,教师不妨采取“强弱搭配法”,不过须尽量保证弱者的话语权。
此外,教师还需考虑分组须具有相对稳定、适时变动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活动的效率在于小组的合作,而合作的默契需要时间的磨合。不稳定的分组不利于学生间的磨合,但是固定不变的分组又会减弱交流对象的新鲜感,同样会影响小组活动的效率。
分工须具体明确
分工是指组内成员在小组活动时担任的角色。据笔者观察,许多教师常未能考虑到该因素,从而导致小组活动进展无序,参与者随意性很大,应付了事。每一次小组活动均是一个真实社会活动的模拟,它应具备组织、参与、小结、汇报等环节。 在分组或任务布置时,教师可为每位成员明确组内角色,如:组织者(负责活动开展)、记录员(笔录活动内容)、咨询员(解决活动难点)、报告人(汇报活动结果)等,确保任务到人、人人参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处理好“相对稳定、适时变化”的问题。“相对稳定”有利于学生某项能力的培养,“适时变动”则能维持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角色。
---------------------------------
夏谷鸣: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浙江大学外聘教育硕士导师、英语特级教师。研究方向包括中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评价和第二语言习得。已主编《高中英语教师用书》(人教社)、《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等。如您有疑问,请将问题发至:tianwen@21stcentur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