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园地
分析课堂活动 走出传统误区
新课标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新教法改变了以往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思维,激发了师生创新意识,融洽了师生关系。但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典型的“满堂问”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或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或简单地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进行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这种“满堂问”式教学,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主动学习,但其实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后,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设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仍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与新课标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应该说是教学方法的革新,但后者也决不是教师要追求的目标。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为此,教师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既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又能开启学生心智,激活思维,引发其进行深层、多向的思考与探析;二是要有敏锐地洞察、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的教学机智。在教学中,有时教师还没完全说出问题,学生就已一步到位给出答案。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就不必再按教案中的步骤一一追问学生,而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其向深层推进。
课堂空洞的热闹 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大胆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英语课堂充满盎然生机。在参加教学交流活动时,笔者常见一些教师花大精力来设计课堂活动,虽然热热闹闹,但课文被搁置一旁,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教师缺乏随机点拨性,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课文该如何讲,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有效,这些很难有共同的标准去衡量。教师个性不同,面对学生的层次也不同,所以对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就英语教学来说,立足文本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文本与活动的关系好似主干和枝叶,后者为前者服务。如果教师只专注于活动,一味在活动中求新,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课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篇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学生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让两者直接对话,教师首先须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朗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预习及课上自由诵读;其次,教师还应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情况、写作缘由和意图等,讲授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英语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固然重要,然而,仔细、用心地阅读才是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挖掘文中深厚丰富的资源,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教师在使用新课标中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课堂教学“虚化”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导致课堂“虚化”问题的出现。 1.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虽有优越性,但也易出现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说“讨论”,学生的讨论声就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讨论声戛然而止,而最后能展示讨论结果的往往是几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这样就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在学生思路刚打开时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流于表面形式。
2.目标“虚”。目标设置得高且多,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落实,尤其是知识性和工具性的内容。一些教师课上占用大量时间进行扩展性的口语或写作训练,却忽视了基本知识的教学、词句积累及运用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语感较差,也会导致学生创新造句乃至模仿造句的能力很低。
3.评价“虚”。一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的评价和反馈“虚”,只说“答得好”“不错”,没有实质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和方法、实现目标程度及学习进步程度等。教师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多媒体使用不当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多媒体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课堂的干扰因素。例如,在讲授有关名山大川的课文时,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制作、放映相关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能给学生带来一时的视听冲击,引起感官兴奋,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已远超过学生对课文理解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
学生当时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但过后却成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体(形象)”与“抽象(词汇)”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如何用词汇来标志和塑造形象;通过对比展示,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教师无论借助何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语言文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