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抓住初中课堂四个师生互动的关键时机

本文作者: 车向军
1 要抓住联系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时机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有可能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分析学习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寻找生活中学习的动因。如果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信息的获取,远远达不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课例1]

本课例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英语》九年级Book15 Unit2 “Life in the future”中的Lesson 5 “I think shopping will change.”。本课话题是谈论未来生活。本课第一课时为阅读课,学生将通过阅读获取有关预测未来生活的细节信息。

教师针对本课阅读内容设计了以下获取细节信息的阅读活动(见下表)。

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未来购物的段落,找出相关信息,之后教师进行核实,请学生说出获取的信息并同时在PPT 上呈现出来。

[课例分析]

虽然阅读应该是个体行为,但对文本的理解与意义的构建经常是在学生间、师生间的协商互动中产生的。本课例阅读活动的设计关注了文本信息的获取,但缺乏对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文本信息的互动检测,建议教师可以在学生说出有关未来购物将要变化的信息时,适时与学生互动。例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basic things do you think people will buy on the Internet? 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在学生说出有关未来购物不会变化的信息时,也适时与学生互动,例如,教师可以提问:W hat other special things do you think people will buy in the stores? 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这样的师生互动过程既检测学生对basic things及special things的理解,又将文本信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体现了信息获取的过程。

2 要抓住评价积极导向作用的时机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当学生的进步、成就和成绩得到肯定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增长,学习动机会增强。同时,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反思学习行为,进而作出调整,提高学业水平。如果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敷衍了事,或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评价,那就无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课例2]

本课例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Book11 Unit3 “Houses and homes”中的Lesson 11“Is there a restaurant near here?”本课话题是谈论周围环境。本课第一课时为听说课,学生将通过听对话,获取有关某个场所的位置的细节信息。本课涉及的功能句为there be句型。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将能够用英语口头询问某个场所是否存在及该场所的具体位置,并能描述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执教教师针对本课学习内容,在语言操练环节设计了如下语言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描述语境:Tom 是一名来自美国的交换生,老师请他向新来的美国朋友介绍他在中国的学校生活环境,假如你是Tom ,请为介绍作准备。之后,学生将与同伴配合完成

准备工作。最后,教师请学生口头展示介绍的内容。

其中学生在介绍学校生活环境时谈道:

“There are four hospitals near my school.”

“There are three bookstores near my school.”

教师在学生展示内容结束时分别及时作出评价:

“Excellent! Sit dow n, please.” “Very good!”⋯

[课例分析]

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关注了评价语的变化,表面上是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予以肯定,实际上教师更关注语言结构使用的准确性,而没有关注学生所表达语言的真实性。这样的评价不能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长此以往,所谓的“Excellent!” “Very good!” “Well done!”并不会对学生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反而让学生误认为只要

回答了问题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在本课例中,当学生表达“There are four hospitals near my school.” “There are three bookstores near my school.”时,教师可以分别与学生适时地互动: “Really? It's so convenient for you to go to see the doctor!” “Oh, you're so lucky. You can get books you need very easily.”

当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反馈时,首先感受到老师的倾听,同时反思自己陈述的真实性,从而自觉注意今后语言表达的真实性,这样的师生互动远比简单的表扬更有意义。

3 要抓住语言知识理解过程中思维训练的时机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致力于让学生在所学语料的语境中去感知新的语法结构,总结、归纳其用法与规则。很多教师都努力采取“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不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效果不同,都导致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不同。

[课例3]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Book14 Unit 9“Good Health”中的Lesson 33“You should get some fresh air.”本课话题是谈论身体健康。本课第一课时为阅读课。学生将通过阅读一段对话,获取有关Jerry病情、病因以及医生建议的细节信息。本课涉及的新的语法知识是以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表达建议的意义和用法。本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初步使用should/shouldn't对健康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

执教教师针对本课以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表达建议的意义和用法在语言聚焦环节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并理解信息,再在PPT上呈现文中的两个含有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的句子。

接下来老师提出问题: “请看屏幕,医生给Jerry提出的建议中用了哪个情态动词?”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 “should/shouldn't后面用了动词的什么形式?”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 “这两句话的中文含义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时进行板书。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You shouldn't go to work. should + 动词原形:应该做⋯⋯shouldn't + 动词原形:不应该做⋯⋯

[课例分析]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关注到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语言结构及相关表达意义,但忽略了语法的表意功能应在语境中去理解,也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建议教师可以将此环节进行改进。

首先,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回顾Jerry病因后提出问题:“W hat did the doctor do after he knew Jerry's problem ?”学生将回顾医生对Jerry所说的话,归纳出医生的建议。

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 “What suggestions did the doctor give Jerry?”这时学生将再次回顾医生给Jerry提出的各种建议,其中还含有已经学过的祈使句“Why don't you ⋯”等。这时教师可以把所有表达建议的句型都呈现在PPT上,请学生观察有几种不同的句型,哪些是今天新出现的表达建议的句型,这时学生对用情态动词should/shouldn't表达建议的语法意义就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了。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观察用should/shouldn't表达建议的句子在结构上的特点,学生则一一进行表达分析。这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这样的语言知识学习才能真正体现观察、发现、分析、归纳的过程,会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

4 要抓住导入环节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时机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或戏曲的“序幕”,能帮助听众酝酿情绪和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理解主题,更快地进入情境(袁昌寰,2002)。精心设计的导入互动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如果教师的设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必将受到影响。

[课例4]

本节课是初三总复习的一节写作复习课,话题是谈论旅游经历,学生将通过复习与旅游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逐步成描述自己一次旅游经历的作文。作文题目要求如下:假如你叫李华,最近和美国朋友Jim 通过邮件谈论各自的旅游经历,请你根据他的问题回复邮件。Jim 的问题如下:1.Where have you been for a trip? 2.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trip? 3.How did you feel about the trip?

执教教师针对本课复习内容在导入环节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教师在PPT上呈现自己在大海边旅游的一张照片,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课话题。教师与学生交流如下: “Do you like traveling? I like traveling very much. 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raveling. D o you remember some words about traveling? First, let's go over some words.”接着,教师在PPT上呈现与旅游活动相关的词汇与短语,引领学生朗读。

[课例分析]

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运用图片导入话题,从形式上似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问题却和图片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后教师很快呈现词汇引导学生复习,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与老师主动、积极的思维互动。因此,此环节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兴趣激发。

建议教师可以将此环节进行改进。首先,教师将自己旅游的图片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关注图片并提问: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you guess w here I have been to have a trip? Have you ever been to som e place to have a trip? Where did you go?”学生通过回答教师以上问题,首先关注教师旅游的地方,进而回顾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

接下来,教师可以以其旅游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游经历并复习相关词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互动内容:“You know I w ent to the beach last year. And I did lots of things there. I watched the sunrise, took som e photos and went swimming in the sea. I was very happy. What did you do? Can you share with your partner?”这时学生会仿照老师回顾自己在旅游过的地方所做的活动,高兴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并非常感兴趣地倾听别人的旅游经历。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词汇或短语以备写作时熟练运用。这时,教师仍然以互动的方式呈现所朗读的词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Just now , everyone talked about what you did during your last trip. Do you remember all the good memories? Let's say together.”

而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说出的各种活动运用超链接呈现出来。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思考提取已有知识。这样的导入复习活动可确保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且学习兴趣浓厚。

文/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 车向军。节选自《英语学习》,本文有删减。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