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下午好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阅读世界 书写人生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落幕

本文作者: 万雨薇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于11月15-16日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阅院”)联合举办。

本届会议以“阅读世界,书写人生”为主题,旨在传播前沿的阅读教育理念,探索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以此持续推动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发展。会议吸引了全国近千名教师齐聚北京,共赴这场英语阅读教育的盛会。 

大会由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中阅院院长王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应邀出席本届大会的嘉宾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则航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罗少茜教授、马里兰大学Peter Afflerbach教授、加拿大首席科学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李国芳教授、云南师范大学侯云洁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副主任孙晓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钱小芳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郑鸿颖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蒋京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外语教研员陈新忠、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樊波、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闫赤兵、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林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教研员姚达文。

在大会开幕式中,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则航教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王芳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北师大外文学院和外研社致大会欢迎辞。

陈则航高度评价了王蔷所带领的专家团队在开展学术交流、推进阅读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改进上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提出优质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少数人享有的奢侈品,而是应该成为每个孩子开启未来人生的钥匙,希望中阅院即将启动的公益项目能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至农村地区,帮助更多的孩子“阅读世界,书写人生”,同时也期待在座的老师能一起继续推动阅读教育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王芳在致辞中回顾了研讨会五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研讨会的3个首创:全国第一个聚焦阅读教学的研讨会,全国第一个面向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一个向一线老师颁发阅读贡献奖的会议。王芳还总结了中阅院在建立分级阅读标准、策划优秀分级读物、提供配套测试、出版阅读教学指导图书、搭建数字化阅读教学平台、推动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等阅读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并祝愿研讨会的未来能够思想更加开放,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元。

随后,王蔷致大会开幕辞,她表示今年是研讨会举办的第五年,它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更要面向未来,紧跟世界学术与实践领域的趋势,将全面的读写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素养作为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因素,研究院也将在今后逐步加大对语音意识及拼读能力培养的关注,和老师们一起创设英文阅读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为响应国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号召,在本届会议的开幕式上,王蔷和常小玲共同启动了“播种阅读1+1”公益行动,同时也借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乡村英语教师。启动仪式中,王蔷与常小玲将中阅院的logo摆放在代表示范校和实验校的两个“1”中间,象征着中阅院将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将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后,开幕式上举行了《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指南丛书》的发布仪式,丛书主编王蔷,以及王芳共同为新书揭幕,参会教师反响热烈,十分期待新书为他们带来具体的阅读教学理论指导。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3场主旨发言、4场专题报告、6场现场研讨课、13场个人及团队发言以及1场海报展示接连展开,会议内容紧凑扎实,为参与教师带来众多启发和收获。15日上午,Peter Afflerbach与王蔷进行了两场主旨发言。Peter Afflerbach在其题为Teaching Readers, and Not Teaching Reading: Addressing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的发言中指出,培养学生阅读就需要给他好的阅读体验、鼓励与耐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从而让学生坚信“I can do it”。

接下来,王蔷进行了题为Integra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Pathways and Suggestions的主旨发言,她表示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读写联合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培养学生的读写素养与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一样,需要教师具备读写结合的课程设计意识,并参照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设计合理的读写结合活动,连线社会生活、科学、网络传媒等方面。 

15日下午,为使参会教师更直观地感受形式新颖的阅读教学课堂,大会分别设置了小学和中学分会场,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展示了精彩的阅读研讨课。随后,与会专家围绕现场研讨课展开了点评,并与现场教师互动答疑。 

在小学分会场,钱小芳、王建平、姚达文、林红、樊波和三位研讨课授课老师一起,围绕研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形式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场中,点评专家指出解读文本要做到联系文本、联系自我、联系世界,并对研讨课的老师们做到了“用阅读促进写,用写反哺阅读”表示赞赏。

在中学分会场,王蔷、陈则航、孙晓慧、蒋京丽对三节研讨课进行了点评。对于现场研讨课的展示,专家们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表示三位授课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多层次、多方位的解读文本,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师生在互动中激发思维,打破了课内课外的边界,使阅读教学不再追求固化的模式,十分值得鼓励!

在会议的第二天,陈则航、罗少茜以及侯云洁分别在高中、初中和小学分会场开展了专题报告,以丰富的、前沿的理论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现场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陈则航在高中分会场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教师要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定得高远,将思维教学渗透体现在英语知识的教学之中。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性内容,而且要大量融入有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活动,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初中分会场,罗少茜则从阅读马太效应、语言接触和练习、阅读时间和词汇使用对认知产生的效果、接触文字、怎样成为酷爱读书的人以润泽心灵心智,以及怎样有效培养学生成为终生阅读者等六个方面讨论阅读是如何润泽心灵心智。

小学分会场,侯云洁以三个生动的绘本教学案例展示了多元化开展文本解读的路径、模式、方法和策略,以此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与感知能力,从而促使读者调节自我、感受阅读的生命价值。

各个分会场的专题报告结束后,深耕在英语教学前线,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深刻见解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教研员及教学团队同步开展了共13场精彩的发言,以一线视角向与会教师分享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等相关的内容。

                                                   

此外,会场外还展示了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中老师向瑞方的“英语原文阅读”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报告,吸引了许多参会老师驻足观看。

会议第二天下午,李国芳进行了此次会议的第三场主旨发言Transform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rough Developing。她结合国际背景,以自身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并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用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营造鼓励学生的学校和家庭环境等策略去激发学生写作和阅读的兴趣。

随后,Peter Afflerbach教授进行了会议的最后一场专题报告Examining All Profitable Uses of Reading Assessment 。他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不能仅使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更应该采用多元的方法来优化课堂评估。

接下来,在大会的提问交流环节,与会教师针对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踊跃提问,纷纷表示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更多、更具体的指导。

在总结发言中,大会主席王蔷总结了两天的会议内容,表达了对发言嘉宾及参会教师的诚挚感谢,并希望现场的老师能怀揣激动的心情、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学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也期待明年老师们能带着实践成果再次来到大会。

随后,闭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届播种阅读优秀课例评选”及“第二届播种阅读耕耘奖”的颁奖典礼,王蔷、陈则航、罗少茜、侯云洁、孙晓慧、钱小芳分别为获得“播种阅读优秀课例”和“播种阅读耕耘奖”的教师们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希望能够以此嘉奖在英语阅读教学上辛勤付出、成果丰硕的优秀教师。

从2015到2019年的五年时间里,“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将前沿的阅读教育理念、实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推广到了全国28个省份,直接影响了上万名教师、近百万名学生。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将继续与广大英语教师共同推动我国英语阅读教育的发展。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