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北京发布。发布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
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介绍,《指南》(2020版)修订工作于2019年3月启动,今年10月正式定稿。修订工作组本着继承为先的理念,总体保留了《指南》(2015 版)的整体框架,主要继承了以下关键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3个级别;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包括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
据了解,《指南》(2020版)在五个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
第一,课程思政。
《指南》(2020版)在“课程定位与性质”部分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教学要求。
《指南》(2020版)的教学要求部分有机融入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相关内容,参照《量表》对相关级别的语言能力描述,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描述中,提供了总体描述和语言单项技能描述。
第三,教学内容。
《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要求,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第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指南》(2020版)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或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第五,教师发展。
《指南》(2020版)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素养提升要求,即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并对高校推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