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14日,“第六届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办。本届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阅院”)联合举办。
本届大会以“Balanced Literacy(读写人生,润泽心灵)”为主题,从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出发,探讨促进学生读写素养均衡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法,传播前沿的阅读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发展。会议对全国教师免费开放,部分地区、学校和教研组组织了教师共同观看,累计观看量达到20万人次。
本届研讨会由北师大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中阅院院长王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在大会开幕式上,北师大陈则航教授代表北师大外文学院致开幕辞。她指出,从世界范围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均衡发展的读写素养对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本届会议以“读写人生,润泽心灵”为主题,具有特别的意义。她希望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能共同关注学生的读写素养发展,以读写教育润泽学生的心灵。
外研社王芳书记随后致开幕辞。她表示,今年会议的主题着眼于阅读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读写结合的教育实践,有利于帮助和支持孩子们拥有强大的内心,保有独立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是未来教育的重大命题,也将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最后,王蔷教授致大会开幕辞。她认为,随着世界的改变,未来教育将面临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网络教育时代要注重培养更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为未来培育更多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创作者。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教育扶智,继第五届研讨会启动“播种阅读1+1”公益行动后,王蔷教授和常小玲副总编辑分别代表中阅院及外研社,为首批“播种阅读1+1”公益行 动的示范校代表及实验校代表颁发了证书,同时递交了捐赠牌,希望以此鼓励示范校和实验校做出更好的成绩,并激励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入到“播种阅读1+1”公益行动中,为实现教育公平贡献一份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正式启动。13日上午,Timothy Shanahan教授与王蔷教授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
Timothy Shanahan教授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与个人的教学经验,在题为How to Improve Reading Achievement 的发言中,向教师们分享了提高英语阅读表现的技巧和关键要素。
王蔷教授进行了题为Connecting Phonics, Read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s—Factors to Consider in a Balanced Literacy Approach 的主旨发言。她指出,儿童学习拼读、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具有天然的高度关联性,它们之间的发展也是彼此互惠的,因此拼读、阅读与写作应连接起来,均衡发展;均衡的读写素养发展对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尤为关键,是实现学科育人的最有效的路径,也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抓手。
主旨发言后,研讨会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分会场及主会场,在一天半的时间里,3场海报展示、4场专题培训、6场团队展示、7节阅读教学说课、7场个人发言、9节现场研讨课接连展开,会议内容紧凑扎实。
11月14日下午,会议圆满落幕。在总结发言中,王蔷教授肯定了线上会议形式的优越性,分享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参会教师留言,并期待今后与老师们一起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普及阅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