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翻译教材紧跟时事热点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如今,市面上许多翻译教材因为出版年代久远,很多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不利于翻译爱好者的学习。为帮助学习者更新知识储备,一些出版社相继推出了紧跟时事热点、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新版翻译教材。通过学习这些教材,翻译爱好者可以一窥翻译之堂奥,而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些教材收集最新翻译语料。这三套教材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汉英口译实践》《新英汉口译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入门》以及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
《新汉英口译实践》与《新英汉口译实践》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主编,该套教材以其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堪称经典。
当今世界新思想、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有关这些内容的中英文表达方式在以往的资料中很难找到,这给口译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难题。《新汉英口译实践》和《新英汉口译实践》正是顺应了新时期的趋势,围绕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鲜话题,如反恐行动、亚洲崛起、奥运承办、电子商务、网络时代、招商引资、双语教育、新贵调查等等主题进行编写,给学习者提供鲜活的信息和语料。除了这些极具时效性的话题,《新汉英口译实践》和《新英汉口译实践》还覆盖了其他应用性很强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体育、政务、文化、环境、农业等各个方面。全球合作、宗教政策、粮食生产、法律事务、电脑技术、扶贫工程、藏族文化、政党建设、邮政服务、道路安全、旅游观光等话题在书中也有所涉及。
与同类教材比较,该书最大的特色在其涵盖面广,实用性强。读者通过学习该教材可以为自己储备各方面知识的语料,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具备复合型宽厚型知识结构,成为博闻广识的“杂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德彰编著的《英汉翻译入门》一书则另辟蹊径,它是一本用英语编写的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和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项目之一。
该书除了素材新颖之外,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其说理深入——书中有许多理论涉及到语义学、交际科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修辞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需要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这本书虽然自称为译学“入门书”,但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只从加词、减词、转换词类、调整词序等技术层面讲述翻译,也不是就事论事地从介词的翻译、时态的处理、定语从句的翻译、长句的翻译等词类和句子结构的角度讲述翻译。作者在讲解“然”的基础上,更着重于阐述“所以然”——全书以英汉语言对比为切入点,从语义、认知、语用角度分析造成这两种语言不同的原因,分别从“对应词的不对称”“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式”“语言所反映出的不同视角”“句子结构的纹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语用和翻译”等六个方面,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总结出能指导翻译实践的规律性理论,让读者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的语境下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并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该书有不少观念和理论是具有独创性的:作者指出汉语趋动而英语趋静,英语的抽象化程度比汉语高等规律,同时作者对英汉语言背后反映的不同思维方式都给予了充分的阐述,并由此提出“交际婉转”理论。
联合国翻译处原处长张载良认为该书“作者在词汇、句法、文化等不同层次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论述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涉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少很有见解的观点,例如agentive nouns, rhetorical comparison等。这些观点融合了翻译界近年来利用语用学、文体论述等新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使人读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说上述两本书籍都是面向翻译爱好者的,那么《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的目标人群就稍有不同了,虽然它同样是翻译教材,却肩负着更为明确的目标使命:该书是一本基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翻译教材,也是一本翻译行业的职业培训教材。因此该书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也是以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二、三级考试大纲要求为依据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该书虽然是针对考试而设计的,却并不局限于考试,从某些方面来说,它和前面两本书也有一些共同点,就是书中选择的案例、素材都很有时代特色,紧跟潮流的脚步。该书选择的素材也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商务、科技、文化、体育、教育、法律、金融等领域;讨论话题囊括奥运、WTO、非典、信息技术等时事热点;而该书涵盖的文章体裁也多种多样,包括机构简介、往来信函、人物小传等。这样,翻译学习者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翻译实务,从而为自己的翻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该教材的编写阵容非常强大,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王逢鑫担当顾问,主编贺军为全国翻译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具有20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
以上教材各有特色,学习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