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不尽与英语的半世情缘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坐在对面的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鹤发童颜,侃侃而谈。60多年,若白驹过隙。回忆过往岁月,刘润清教授常常细眯着双眼,目光深邃,感慨良多。 1957年,刘润清考入河北泊头第一中学,开始了三年高中生活。高中阶段,擅长逻辑分析的他对哲学和数学很是着迷,课下,他常常和同学探讨何为“存在”和“国家”这样的高深话题;在河北举行的各类数学比赛中,他是“勇战沙场”的“长胜将军”。在哲学和数学之外,俄语也是刘润清的“拿手好戏”,学习外语对他来说是件“十分轻松的事”。 高三那年,刘润清曾和全校近千名同学一道排着长长的队,报名参加海军体检,梦想着有一天能跟随舰艇乘风破浪。然而最终,已经过五关斩六将杀进前三甲的刘润清还是因为身体素质略有欠缺而最终与“海洋梦”失之交臂。 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这次落选却成全了刘润清与英语的“缘分”。1960年,他报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可是,出乎意料,学校却将他分到了英语系。“英语!?”刘润清愣了一下,只觉脑子一片空白,这个连英文字母有多少个都回答不出的青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踏上了英语学习之路。 “我的同班同学都学过英语,至少知道800个英语单词,发音也没有太大问题。惟独我一个英语单词也不知道。别人说‘yes’时,我会不自觉地说出俄语‘是’的音 ‘da’;别人说no时,我会说‘niet’,常引来同学的哄堂大笑。好在我在班上年纪最大,脸皮也厚,因此无论别人怎么笑,我也不会太在乎。”刘润清笑着回忆。 对同学们反应的不在乎并不意味着刘润清无视成绩的落后。每到周末,他几乎将除了吃饭睡觉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英语补习上。为了矫正发音,他常常对着镜子练习舌位,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坐着看书有些疲倦,他索性起身在黑板上练习拼写单词,写满后再擦去反复练习。 从二年级起,刘润清逐渐成为班里的学习尖子。在学习课本的同时,他开始阅读一些简易的英文作品。作品中简单的英文词汇所传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令刘润清“大开眼界”,一年里,他精读了近百本简易读物,遇到妙词佳句,就立刻抄写在笔记本上,反复读,强行记。平日的积累让刘润清对英语“语言之美”有了深刻的体会,每次如果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或写作时能“现学现用”,对他来说是极大的享受。 进入大三,英语写作成为刘润清的主攻方向。他逐渐改变了“作文就是把重要的话写出来”的想法。“语言之美,多体现在书面语上。讲话不能像背书;同样,写作也不能像讲话。书面英语极为讲究、严谨,需要经过反复推敲。记得有一次我写道:‘Now I'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老师上来就是一个大红道:‘Too chatty! This is not writing!’。当我连续使用同一个英语语法结构时,老师又会批上‘Vary your structure please.’。”刘润清回忆道。反复的修改练就了刘润清敏锐的语感,令他认识到要写出一篇佳作绝非易事。 大四时,北外安排包括刘润清在内的九名优等生组成了“高级翻译班”,希望培养他们成为外交部的高翻。 在翻译班里,刘润清跟随英国外教练习纯正的语音语调,每天早晨还被要求与同学相隔50米用英语对话,锻炼发音的底气。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当时大学学制为五年),刘润清从师薄冰和钟述孔,重点学习汉译英。 以教促学 教学相长 1965年本科毕业后刘润清留校成为北外英语系的教师。 尽管大学五年已经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但为人师后,刘润清越来越感到自身水平的有限。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他花费了整整一周备课。 由于是全英文授课,为了不至于因为过于紧张而说出不够准确而地道的英文,他将讲授知识点时所需要用到的词句一一背下来,反复诵读。回想起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刘润清笑着告诉笔者,明眼的学生一定察觉到台上的他是如何地拘谨,讲课如在背台词,尽管没有疏漏,但十分生硬。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刘润清逐渐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授课方法。在教授精读课时,他十分注重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经常查阅《大英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英国文学指南》《美国文学指南》等材料,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是历史人物先做到自己详细了解,再讲授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还收获了文化知识。 “语言是载体,文化知识是内涵,没有内涵的语言教学必定是苍白的、枯燥的、不受欢迎的。一次,为了教授有关中东的报刊文章,我几乎将中东战争史查了个遍。同时,我还查阅了《邱吉尔战争回忆录》《艾登回忆录》《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籍,课堂上,我旁征博引,学生则听得十分投入。”刘润清说道。 本科教学的十四年,让刘润清深切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益处,不仅让他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令他的英语水平不断提升。用刘润清的话说,那些年“与其说是在教学生,不如说是在教自己”。 学海无涯苦作舟 1979年刘润清报考并顺利通过北外的研究生考试,师从许国璋、王佐良两位语言学大师,踏上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之旅。在近两年的学习中,许、王两位前辈高深的学术涵养对刘润清影响颇深。 在刘润清读研期间,当时语言学方面的著作在国内相当匮乏,lange,parole,signifier,signified这些概念对已是研究生的他来说还十分陌生。在聆听了外国专家的讲座之后,刘润清开始接触普通语言学,了解了美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了从外国专家的讲座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刘润清将讲座录音,并运用课余时间一字不漏地听写。艰辛记录的成果——厚厚的笔记本成为了刘润清接触语言学理论的“入门教材”,诸多语言学学术概念从此在他的脑子里扎了根。 读研第二年,刘润清阅读了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编写的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前三章,撰写了一篇介绍乔氏生成音位学的文章,该文章于第二年发表在复旦大学主办的《现代英语研究》上。1980年,刘润清还撰写了一篇评介美国音位学理论创始人肯尼思派克(Kenneth Pike)的著作《语法分析》的文章。 “摆渡”东西文化间 读研期间,刘润清对王佐良先生经常引用的一句英文:“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印象极为深刻。为了继续深化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亲身感受国外语言学的发展,1985年,46岁的刘润清远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留学,师从语言学家Mick Short和G .Leech,主攻方向为语用学。 尽管在出国前,刘润清已经对语言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兰卡斯特大学教授担任主讲的语用学和语篇分析课程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跃进式的授课进度,密集的授课内容,长串的阅读书目令刚开始留学生活的他不得不每晚与一本本大部头著作为伴。经过半个学期的苦读,刘润清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学习渐入佳境。在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提出申请由攻读硕士学位转为攻读哲学硕士,即比硕士高一级的学位。从第二个学期起,刘润清开始着手准备学位论文,定题为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红楼梦》,论文导师为语言学专家Mick Short。 在材料整理的最初阶段,刘润清将《红楼梦》中的对话摘抄下来,用于摘抄的纸片堆成了厚厚的一摞,为了能一目了然地把握《红楼梦》中人物言语的总体特点,刘润清还曾将纸片分类贴在墙上,每晚仔细琢磨。经过近一年的“跋涉”,刘润清终于完成了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为这段被他形容是“苦熬过来”的留学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潜心研究 心系教育 回国后,刘润清先后在北外为硕士生开设了语言学引论、语言学流派、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理论、语用学等专业课。在授课的同时,他还编写了诸多语言学教材,如《语言学教程》《语言与文化》《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和《西方语言学流派》。传道授业的同时,刘润清不忘在学术研究领域继续攀登,1992年,他调入北外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一职,主持课题研究。 与刘润清共事的北外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对其治学之严谨印象深刻。“审看学生论文时他极其严格,如果文章中提及数据或事例,他都要求学生进行多次核实。”文秋芳说。 从1995年起,刘润清开始招收博士生,至今已培养了10多位博士。他的招生原则相当苛刻,如优先选择在重要外语杂志上发表过4篇论文的考生;优先选择有过两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考生等。考试时,刘润清不仅考查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熟悉程度。在评审论文时,刘润清还坚持邀请国内语言学专家审看并给予意见。 1987年和1990年,他同吴一安教授主持了两项全国性的调查,即“全国英语教育抽样调查”和“全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两个报告均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至2004年,刘润清又参与主持了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全国高校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等课题。 如今,刘润清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培养博士生。闲暇之余,他会拾起钟爱的毛笔,临摹古画,尽情泼墨一番。前不久,他的国画作品由长城出版社结集出版。在刘润清看来,作画和探寻英语的世界都像是在壮游,面对画布和美妙的语言,激情便会充溢而出,令人有种闯荡未知之地的快感。 --------------------------------- 刘润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北外英语系,1980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获副博士学位(M.Phil)。 现任北外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兼任全国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应用语言学会副会长、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境内外语应用分委会主任。研究方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测试理论。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