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恶搞文化的是与非

本文作者: 编辑 王晓珊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小强历险记》《潘冬子参赛记》,提到这些短片一定会让你想到一个词——“恶搞”。自从今年年初胡戈一“搞”成名,国内网络迅速刮起一阵“恶搞”旋风。不仅国内的影视作品遭到“恶搞”,连国外的《断背山》《艺伎回忆录》等影片也难逃“恶搞”者的“魔爪”。西方国家的“恶搞”实力更不必说,《约会电影》(Date Movie)、《惊声尖笑》(Scary Movie)等电影的导演们不遗余力地恶搞了多部经典电影,俨然一副“将恶搞进行到底”的势头。恶搞其他电影的影片在西方国家一直很有市场,在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就连颁奖典礼的片花也总要把当年获得提名的电影戏谑一番。

  显然,“恶搞”已成为当前一种特殊的“文化时尚”。“恶搞”并没有十分科学的定义,我们平时所说的“恶搞”一般是指通过对公开发表的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某种滑稽、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

  据说,“恶搞”一词源于“kuso”(原词为日语词,中文读作“库索”),意为“很搞笑”或“可恶、糟透了”。“kuso”的风靡与网络游戏有关。由于日本拥有庞大的电子游戏市场,时常会出现一些几乎毫无可玩性的游戏,而有些游戏却因其极端不可思议的糟糕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甚至拥有了大批忠实的拥护者。这种“认真玩烂游戏”的态度,被日本玩家用“kuso”来形容。台湾受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极深,在20世纪末,“kuso”不知不觉间在台湾流行开来,取材自动漫、游戏的幽默文字和图片形成了一股搞笑风潮。

  “kuso”风潮通过网络蔓延到香港和内地,“喜剧之王”周星驰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星驰的许多“无厘头”(unreasonable/nonsensical)电影如《唐伯虎点秋香》《国产凌凌漆》《大话西游》等,在传入大陆之初是被当作庸俗闹剧看待的。但在1998年前后的国内校园论坛上,以清华学子为首的大学生们用“认真看烂片”的“kuso”精神对《大话西游》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周星驰的电影中包含大量对经典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的颠覆(subvert)和戏谑(ridicule),用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的名词解释叫作“戏仿”(parody)。从修辞意义上说,戏仿就是戏谑的仿造(mocking imitation)。在古希腊文学中,“parody”是诗歌的一种类型,大致是“讽刺诗”或“模仿诗”的意思。戏仿文本实质上是对经典文本的破坏颠覆,它采取反叛的姿态,对经典文本进行夸张和变形。

  与戏仿类似的一种剧叫做“spoof”,该剧种是在20世纪初由英国著名喜剧大师Arthur Roberts(1852-1933)创作的、融“滑稽、荒诞、讽刺和拙劣模仿”于一体的一种戏剧形式。后来,“spoof”引申为“戏弄、哄骗、轻微的讽刺”等含义,如今也成了“恶搞”的代名词。

  据说,最早的戏仿电影可追溯到1913年,美国导演Max Sennett为了嘲弄当时的影坛巨擘格里菲斯(D.W. Griffith)缺乏幽默感,在自己拍摄的影片《Barney Oldfield’s Race for a Life》结尾戏仿了由格里菲斯开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电影套路。1919年,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在一张复制版《蒙娜丽莎》(Mona Lisa)的美人脸上随手抹了两下,一张极具今日“kuso”风格的“胡须版蒙娜丽莎”便诞生了。杜尚是现代艺术史上使用现成对象,以拼贴、移植和改造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先行者,在他这种反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已经可以依稀看到今日“kuso”的影子。

  “恶搞”是一种借助网络发展起来的互动性“草根”(grassroots)文化。多数创作者“恶搞”其他作品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自娱自乐。只是在有意无意间,这些作品经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传播,客观上使更多受众得到了娱乐。“恶搞”体现的是一种娱乐精神,然而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被“恶搞”的对象,“恶搞”还须有限度。

  西方经典戏仿电影

  1974年:《闪亮的马鞍》 (Blazing Saddles) 是美国戏仿电影的先锋之一。影片以一种相当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黑人文化,并开创了一种黑人喜剧风格。

  1977年:《笑料什锦煲》 (Hamburger Film Sandwich) 由21段独立短片组成,分别拿当时流行的电视广告、肥皂剧和著名电影当作模仿和搞笑对象,比如,经典西部片《为了一些美元》和《为了一些日元》。

  1980年:《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被美国影片公司誉为”史上十大诙谐逗趣影片之一”。影片以空中灾难片为搞笑对象,1980年一经公映,就盖过70年代以来形成的喜剧风潮。

  1990s:每年一部的《惊声尖笑》(Scary Movie)都挑选热门电影上演超级模仿秀,整部影片就是撰改其他电影经典片段做成“拼盘”。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