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下午好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巧妙编写英语歌谣 提高语音教学效果

本文作者: 编辑 王晓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最新的英语教学科研动态和学术成果,本报特开辟“学术前沿”专版,每期选登国内主要英语教研和学术期刊近期发表的优秀论文摘要(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满足广大英语教师了解学术界最新动向、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及改进教学技能的需要。   ---------------------------------   中小学外语教学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口语表达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表达的正确和流利取决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如果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语言知识的处理也只是机械地操练和讲解,将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且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最终使其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文将就如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的口语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营造英语氛围,使口语表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周围环境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教师在上课时还应尽量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英语语言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2.加强语音指导和词汇积累,丰富学生的口语素材。   教学语音语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有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而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的内涵。此外,朗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词汇活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和巩固对词汇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3.培养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识记语言材料,观察语言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语言规律,以及创作语言内容等。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渗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俗。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失误或交际障碍。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沈丹莹   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2006年第5期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巧用歌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用歌谣激活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口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小学生生性活泼、模仿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英语歌谣具有简单易懂、韵律感强、生动有趣和朗朗上口的特点,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   针对教材内容偏难的问题,笔者结合课本内容,编写了许多简单的歌谣,在课堂上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创作歌谣的一些具体方法。   1.替换法   替换学生已学歌谣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是巧用歌谣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学过的歌谣很熟悉,替换歌谣的内容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2.问答法   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用问答的方式唱歌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答比赛的形式使几个大组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然地掌握所学语言。   3.想象法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设置真实的情境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到一个虚拟的英语世界中去,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说出来。   4.数字法   数字一向是创作歌谣的好素材。在教授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时,笔者编写了一首“1,2,3,go to the street.”的歌谣让学生一边拍手说歌谣,一边做相应的动作。通过这首数字歌学生很快掌握了几个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歌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小学 唐妙玲   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   (小学篇)2006年第6期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在观摩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时发现,听力教学中存在教师对学生的听前引导不够、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定位不当、听后任务缺失等问题。根据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听力教学的理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听力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分析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实施教学。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单元目标明确列出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目标——说、写能力目标,但并没有明确地给出听力、阅读这两个语言输入环节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和分析单元目标的基础上,挖掘、细化听力教学目标,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做铺垫。   2.加强听前背景知识和完整语篇意识的引导。   学生的听力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知识面广,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及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语言知识和听力的不足,帮助其猜测听力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内容。   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有一定的主题和体裁信息,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和书面表达的范例。有些听力材料的主要目标是提炼语篇大意或写作思路,而不是捕捉零星的信息。这时,教师要在布置听力任务之前就主题和体裁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听力材料的整体框架,为口头和书面表达奠定基础。   3.加强听与说、写环节的联系。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听力教学环节与其他环节,尤其是说和写的环节紧密相连,并为学生说和写能力的提高在语言和内容方面奠定基础。基于此种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听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 李宝荣   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2006年第7期
  外语教学中诸要素的协调发展   在外语教学中,协调发展的含义是教学中各相关要素的相对均衡发展,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协调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这些技能的特点及其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共识。   首先,这几项技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听与读是理解的技能,是信息的输入;说与写是表达的技能,是信息的输出。同时,这些技能又相辅相成、密切相关。表达以理解为基础,理解又促进表达。听与读输入的信息越多,说与写的输出也就越容易和顺畅。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的学习者必然是以听、说、读、写这几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和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乃至放弃对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必然会阻碍其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阅读能力较强而听力较差的人,在听到一句话或一个词时,常把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即文字符号,然后才能与意义联系起来。教师对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并强调各项技能的协调发展,就会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某一技能的严重滞后也会造成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滞后。只有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贵州都匀市第三中学 赵丕行   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2006第9期
  基础英语教育   汉语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地道、纯正的英语语音对于英语学习者提高听说水平、促进语言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不重视英语语音习得的研究,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而且,母语发音往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学习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教师应采取一些对策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1.了解一定的英语语音、音位理论知识。   关于元音音位,教师可借鉴国际音标舌面元音音位图,分别标注出英、汉元音音位,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易于对英汉语音进行对比,从而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辅助英语语音教学。   2.在语言实践中提高。   仅凭理论知识不能习得地道的语音,学生必须经过反复操练,从练习音素开始到正确处理语流、语调。提高学生语音水平的教学方法有几种:   一是听辨和模仿,为学生提供范音进行模仿。二是最小意义对的练习,通过听辨和口头操练区别相似音的读音。先把最小意义对放在单词中操练,再放到句子中操练。三是绕口令练习,背诵几十首绕口令无论是对学习语音还是对训练口齿伶俐都非常有益。四是元音、辅音和重读音节改变的练习,把相关的单词成对练习或放在句子中练习。五是练习节奏时敲打节拍,让学生体会英语重音的特点,提高英语语流的节奏感。六是听的同时模仿朗读或背诵短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演讲文,让学生体会词汇在语流中的发音,感受地道的语音语调。   
山东省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外语系 李莉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   2006年第2期
  中学生英语口头即兴表达相关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着重围绕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口头即兴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我们结合本校高中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在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级进行了规范化的抽样调查分析。调查问卷涉及10个方面的因素,按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这10个方面包括:英语口头即兴表达的有利方面、课外训练时间、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干扰因素、提高口头即兴表达能力的最关键因素、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的最主要途径、学生对口头即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的认识、口头即兴表达训练的作用、影响口头即兴表达的文化因素、选择口头即兴表达的方式等。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措施以提高学生口头即兴表达能力。   1.不同阶段应各有侧重,课内课外相结合,贯穿始终。   学生英语口头即兴表达训练涉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知识结构、信息储备和母语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根据高中各阶段不同情况制定各阶段的训练方案和评价标准,切忌一刀切,一种模式操作。   2.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   学生口头即兴表达训练本身就是任务型教学途径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要将这方面的训练有机地渗透到其他类型任务的完成和落实中,使之成为任务型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训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产生良好效果。   3.营造口头表达氛围,增强跨文化意识。   学生口头即兴表达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其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努力克服母语的干扰需要同步进行,长期坚持。如规定每周某一天为学校英语日。课堂教学要尽量穿插英美文化介绍,安排文化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云南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李学文   摘自《基础英语教育》   2006年第4期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