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晚上好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重视听力训练 有效进行技巧指导

本文作者: 福建长乐华阳中学 黎国林
  编者按:英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本文作者分析了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就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提出建议,如教师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利用听力磁带、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题等。

  ---------------------------------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科学技术、对外交流以及文化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国际间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培养和造就合格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外语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大多侧重于语法教学,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接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学生在书面语言材料的测试中得分很高,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却很低,不少学生甚至听不懂英美籍人士的简短日常对话。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有悖于素质教育关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训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但能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听力教学的障碍

  1.内部原因

  (1)学生的心理原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不少学生由于对听懂录音材料缺乏信心,而在听音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心理过分紧张。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认真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并鼓励其提高自信心。

  (2)语言文化原因:我国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存在差异,学生若对英美文化了解太少,即使句子中没有多少新词汇,他们也无法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本意。因此,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要注意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理解单词和句子在一定语言情境中的含义。

  2.外部原因

  (1)经费原因: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听力教学设备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因为教学设备不足而放弃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而应想方设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练习听力的条件,使其听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学校原因:有的学校并非因为政府投入不到位而影响英语听力教学,而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对听力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中学教学中只有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不少学校还未形成狠抓听力教学的氛围。

  听力训练主要措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扣教材,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充分利用课堂用语,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利用课堂用语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好方法。在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教师就可用英语组织教学。

  “Good morning. 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日常用语学生或许在开始接触时听不懂,久而久之,他们会习惯教师的英语课堂用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尽量多说英语,能够使学生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

  2.充分利用听力磁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大部分都被录制在听力磁带上,这些录音带上的内容都由英美人士朗读,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心听磁带,不但能使他们熟悉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保证录音带质量

  目前,文化市场上出现许多盗版录音磁带,有的产品质量很差,会严重影响听力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统一到正规书店或音像店购买正版磁带,以确保磁带质量。

  (2)注意放音方法

  同样的磁带,由不同的教师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比如,有的教师会将磁带上与课文相对应的内容从头放到尾,并不询问学生听懂了多少,这样学生的听力水平很难提高。

  笔者认为,教师在上听力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学生将要听的内容,教师在课前至少要听3至5遍,认真分析一下哪些地方学生较难听懂,哪些地方学生比较容易听懂。教师应在课上将学生较难听懂的句子重复播放几遍,必要时还可以将难句中的主要词汇写在黑板上,以降低听的难度。

  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录音机上的暂停键。当学生听到较长、较难的句子或做听力填空题时,教师可让录音暂停,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教师让学生做听力练习,或教授课文、对话时都要同时考虑两个因素,既要考虑到听力的对象是谁,也要考虑到他们的英语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使用复读机,因其可设置重复放音,学生需要模仿语音语调或重复听音时非常方便。只要教师在听力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定能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听力水平。

  3.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题,提高听力水平

  现行英语教科书基本上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听力练习。这类练习大多难度适中,因而学生对这类听力练习兴趣较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roject English》上的听力练习在编排体系上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切实处理好这些听力习题,对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无疑是很好的帮助。如果教师在处理这些听力练习时,只是简单地将听力录音播放给学生听,而不作任何指导,这种听力训练会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介绍听力材料的背景。在学生听录音前,教师应将听力材料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些介绍,这样学生在听前可做好心理准备,确定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而不至于盲无目的地听。学生将听力范围确定在某一方面,做到有重点地听,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2)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不少学生做听力练习时比较盲目,竭力想听懂文章中的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单词。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为了听懂某几个与文章中心意义关系不大的单词而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因此,在介绍了听力材料的背景后,教师可针对材料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学生浏览练习册上设计好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读懂问题后再播放录音,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获取信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充分利用听写练习,做好听力训练

  听写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位教师都对学生进行过听写练习。然而,教师在进行听写练习时,听写的形式不能过于单调,不应千篇一律地进行单词、词组听写,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听写内容。

  刚开始时,教师可给学生听写一些简单内容,如,字母、单词及简单的句子等。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可为学生听写复杂的句子、对话或简单的短文等。教师要注意控制听写材料的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另外,如果教师亲自朗读听写材料,应注意发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宏亮。如果教师为学生播放磁带,应保证录音机和磁带的质量。

  听写是训练学生听力和拼写技能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既可用于课堂练习,也可用于考试。

  5.循序渐进,有效培养学生听力技巧

  湘教版的新目标英语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是教师进行听力训练的好材料。该教材有大量对话,且所有对话均有与之配套的录音磁带,是学生进行课内外听说练习的合适材料。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听力的各类技巧,对学生听音标、单词、单句、对话及短文进行阶梯式的专门训练,让学生了解听力题型,掌握听力技巧,增强理解能力。学生听之前,教师应设法使学生放松精神,集中精力,进入审题、待听的状态。学生听时,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关联词等进行预测和推断。听后答题的技巧也不可轻视。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学会答题和检查理解的准确性。在听力技能训练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

  听力教学注意问题

  1.听力训练要从音标抓起

  学好音标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教师应认真教授学生音标,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这对提高其听力水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力训练要持之以恒

  听力训练是长期而系统的训练,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不可间断。

  3.听力训练应循序渐进

  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听力训练。训练既不可长期停留在某一层次上,也不可盲目求快,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非易事。

  然而,只要教师能够认真研究听力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提高。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