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专业人才就业优势依然明显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晓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通知显示,不少高等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都增设了新的小语种专业。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新开设了希伯莱语、越南语、瑞典语、荷兰语和乌克兰语5个小语种本科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开设了菲律宾语本科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新开设了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瑞典语和芬兰语4个本科专业。迄今为止,北外的小语种专业已超过30个,上外的小语种专业也达到19个。

  高校开设小语种专业范围的扩大顺应了市场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及上海迎来2010年世博会,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小语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高校在培养小语种专业学生时,在要求其对所学专业语种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并未忽视对其英语能力的训练。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院长霍海洪教授介绍,广外英语教育学院承担了广外所有小语种院系的英语教学任务。广外为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综合英语课,该课程从大一上学期持续到大二上学期,共180个学时。在综合英语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行全面训练。霍海洪告诉记者,由于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打下了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因此他们在大二上学期基本能够全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有70%到80%的学生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对于一些中学阶段外语语种不是英语的学生,广外还专门为其开设了“零起点”英语班,从最基本的字母开始教起,使其在毕业时能够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据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也非常重视对小语种专业本科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据上外西方语系党总支书记王岩介绍,上外所有小语种专业都是“双语教学”,即“一门小语种+英语”。学生的英语课从大一持续到大四,课程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英语精读课、英语报刊阅读课、视听课等。王岩说,上外要求所有学生在毕业时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不少学生英语成绩突出,能够达到专业八级水平。

  据调查,目前市场对掌握“一门小语种+英语”的毕业生需求量相当大。记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上外各小语种毕业生近几年在就业市场上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是否意味着单纯学习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已经达到饱和了呢?霍海洪教授认为,英语人才目前在市场上依然需求量很大。但由于现在许多小语种人才和非英语专业毕业的理工科学生也拥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功底,因此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由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的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和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校和英语培训机构,尤其是高校的英语学院和中小学在招聘英语教师时,依然会明确表示只招收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霍海洪说,现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仅仅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英语学习上。除了学习第二外语之外,有的学生还会参加本校其他小语种院系举办的周末培训班,以扩大自身就业的选择范围。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利民则认为,专业英语人才和非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的英语技能是一门工具,而学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更明确的目标。教师应更注重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文思想、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金利民表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对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对外交流研究等方面的知识都会有较深的理解。此类人才英语基本功底更深厚,适用领域更广。他们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更深刻,具备更强的与外国人交流的优势。“如果他们接受岗位培训、获得第二学位,接受通识教育,今后就业道路会更加宽广,变通能力更强。”金利民说。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