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99期
>
正文
新课标高考推动英语课改进程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张晶晶
第99期
收藏
为了更好地传达和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推动新课程实验和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近日在大连召开了2007年首批实施“新课标”省份英语高考总结分析暨高中英语教学研讨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材的使用及高考改革实施。“新课标”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乔玉全、张连仲,高考命题指导团队主要成员沈启智等基础英语教育专家就“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技巧与策略、高考英语改革的最新动态等议题作了主旨发言。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英语教研员王月娥在会上就“新课标指导下的高考改革与高中英语备考”进行了发言,资深英语教材编写专家Simon Greenall也发表了题为“高中教材语言知识及技能教学建议”的演讲。 会上,“新课标”指导下的高考改革以及高中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成为与会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武汉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沈启智认为,“新课标”的实施必将引领和指导高考的变革与发展。据了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于2004年率先进行了新课改,上述四省区于今年首次举行了“新课标”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从今年广东、山东等地首次高考的情况来看,“新课标”实施背景下高考改革先行的趋势得到了验证。沈启智告诉记者,教师应加强研究“新课标”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洞悉高考的变化和特点将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思想、内容、目标及要求。而掌握“新课标”又有利于教师明确高考的方向与目标,从而制定合理的高考备考计划、提高高考备考效率,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应考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山东省淄博市英语教研员陈勇认为,“新课标”下的高考试题与大纲版高考试题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他分析说,考试出现了多种新题型,其中听力部分除了常规的听力判断题之外,增添了听写结合题(广东卷),因此考生不仅需要听懂短文大意,而且要将短文中的主要细节信息记住并准确书写下来。可以说,新题型提高了听力部分的要求和难度。同时,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将传统的单项填空题改为语法填空题(广东卷),从简单考查单句提升到了对考生语篇把握能力的考查。不仅如此,该部分的考题形式还由以往四选一的客观题改为主观填空题,从而提高了对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此外,阅读理解部分则增加了信息匹配题(广东卷)、多项选择完成短文题(海南、宁夏卷)。以上两种新题型旨在考查考生快速捕捉信息、准确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文章结构、逻辑关系、内容层次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陈勇同时指出,新高考试题摒弃了考查多年的短文改错题,增加了阅读表达题(山东卷)、基础写作题(广东卷)以及新型短文改错题(海南、宁夏卷)。新增题型既能考查考生对所给短文的阅读理解程度,又能测试考生根据问题进行书面表达、对所给定的短文查错纠错的能力。
陈勇表示,以上新高考试题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未来“新课标”下高考改革的趋势。一方面,主观题将在试卷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据统计,山东卷的主观题增加了10分,广东卷的主观题增加了25分。主观题量的增大意味着未来高考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难度,要求考生自主运用英语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对语法、词汇知识的考查更倾向于能力考查,具体表现在写作部分字数由原来的100词左右增加到120至150词,写作评分标准也更看重长难句式的表达,此举使得考生必须掌握更多词汇和句型,并具备过硬的谋篇布局能力。
沈启智同时表示,教师今后备战高考应严格遵循“新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训练。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第二模块Unit 1听说课为例 (381期)
英语戏剧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381期)
剪纸艺术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381期)
学科育人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探究 (381期)
英国“悦读”课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 (381期)
视听交融:外语课程思政的多模态叙事 (381期)
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81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