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教学30年:在稳定中前行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晓珊
在21世纪的中国,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从1978年至今,我国共出台了12部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史。1977年8月起参加了历次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制工作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在《30年:中小学英语课程演绎“和平革命”》一文中,将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
起步:机械操练主导课堂
从1978年到1990年的13年间,外语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到确立,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一门中学基础学科。据刘道义介绍,这一阶段制定的4部教学大纲在设计中考虑到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起点,明确了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强调了外语教学的实践性,提出了“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阶段侧重”“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等教学策略与方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段时期,全国各地中小学均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由于该教材在编排时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运用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尽管教学大纲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但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过分强调了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的传授和大量机械的句型操练,而对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扩大阅读量重视不足。在这一阶段,教学工具也仅限于挂图、录音带等简单工具。
发展:课堂活动多元化
到了第二阶段,即1988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的教学大纲制定与第一阶段有一段并行时期),共出台了6部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大纲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还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兴趣、信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放在首位。大纲还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用刘道义的话来说,“这一系列变化足以见证英语教育的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据调查,在这一时期,英语教材打破了“大一统”的局面,市面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生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素养,以及全面训练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除教材外,各种配套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以及挂图、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VCD、PPT课件等一系列配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教与学工具更加齐全。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各种课堂活动如两人小组练习、分排练习、多人小组活动等方法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人教版教材中提倡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和巩固“五步教学法”为交际型教学确定了课堂结构模式,在实施教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在这一时期,全国还有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了英语课。
新课程实验:探索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开始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即第三阶段。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阶段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两部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课程与高中课程统筹考虑,提出了第一至五级的目标体系,并与高中课程的第六至九级相衔接。2001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的同年,教育部将英语课的设置提前到小学三年级。同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在41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从2005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全部进入英语新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4年实施以来,迄今为止已有19个省(市、自治区)进入新课程实验。根据教育部的计划,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将于2010年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新世纪的教材在版面设计上更趋向现代化,种类也更加丰富。据统计,除上海版教材外,全国约有30套小学英语教材、10套初中英语教材和7套高中英语教材供各地区或学校选择。这一时期,除了以往使用的教具外,英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丰富的英语文章、教学节目等,也成为教师和学生得以利用的重要资源。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任务型教学法,即让学生用英语做事,用语言开展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互动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30年来,从一套教材到几十套教材,从几张挂图、一套磁带到各种现代化电教设备,从学生的机械“学舌”到主动探究,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道路。然而,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真正摆脱“哑巴英语”,尤其是现阶段如何让一线英语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正确实施新课程仍然需要基础教育界的英语教学和研究者们继续探索。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