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只是我们英语教改的起点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李立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主持的精品课程“大学英语”是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的?
吴鼎民教授(以下简称“吴”):我们学校的“大学英语”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我校从2004年开始进行教改,2007年成为全国教改示范点。我们是把示范点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合起来做的。
去年修订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面授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改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硬件条件,就是采用教改教材,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即课前、课堂、课后和课外。课前学生首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内容。课堂上留出充分的时间组织活动。课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而课外则是指通过多种校园活动模拟外语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这四个环节中,我们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听说是中国学生的弱项,是制约英语交流能力提高的瓶颈。所以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教改中,我们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问题可以在研究生阶段重点解决。
教改的另一个关键条件是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改的执行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采取了“送教师出去培训、请专家进来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层次,改变其教学观念。此外,教师还要学会运用现代技术。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以为只要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在我们重视的是学习过程,而这一点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做到。网络管理平台上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记者:南航的“大学英语”课程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吴:我们教改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就是我们提出了“语言—中外文化对比—学习策略”三套车的概念。语言即听说读写能力。中外文化对比即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文化,还要学习东方文化,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学习策略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快乐。
精品课程只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起点。教改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永恒主题。我们是在共性中寻求个性。共性即教育部总的要求,个性是指根据我校的学校类型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实施教学。南航属于高科技院校,学生经常接触国际前沿科技,外语要强才行。我们希望配合学校培养拔尖人才,把一批工科专业优秀学生的英语水平训练到英语专业的水平。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份大学英语纵深改革方案,开设了几十门英语课程,包括口译、笔译、科技翻译、高级写作、国际贸易英语、民航英语、中国文化等,供学生选择。这种多模态的课程设置就像是菜肴丰富的自助餐,菜肴越多,学生选择范围就越大,就越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记者:南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处理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吴:网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是可有可无的。南航学生的网络学习分为规定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两种。规定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监控下,在网上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学习。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向不同的教师约课,自我控制学习进度。自主性学习是完全的自我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学校提供的机房和无线网络进行学习。尽管我们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但课堂教学依然很重要。网络毕竟是机器,而面对面的交流对于语言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们目前在教改中也遇到了个别问题,但我认为,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得以积极解决,就意味着在我们改革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