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晚上好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英语教学

本文作者: 文/贵州遵义四中外语组 李影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表达能力的高低,而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培养方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即思维的广阔性,从所认识的对象的广泛联系出发,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认识事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是用固定的思路和习惯性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先前的活动、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消极思维定势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去设想和联想,大胆突破陈规思维的束缚,鼓励和提倡学生着眼于发展、变化、改进和创新。从异于他人的角度去观察,从异于前人的方式去思考,从异于以往的思路寻找改进现状并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思维方式。

提倡学生求异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创造性求异思维的能力。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异想天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要多看到学生求异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心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分类整理所学知识

让学生把每门课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相关知识进行清理排序和归纳,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具体的方法是归纳总结每一单元所学过的英语知识点,把同类知识点联成知识线,从而形成知识网。从课本中找出各个单元所列英语词汇和语法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以提高对所学英语知识点的理解,做好应考准备。例如,在教授“-ing ” 形式的非谓语动词用法时,应当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别和使用现在分词和动名词。虽然现在分词与动名词在形态上完全相同,都是动词以“-ing” 结尾,但两者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作为非谓语动词的现在分词只能被当作形容词(作定语、表语和补语)和副词(作状语)来使用,而动名词则是被当作名词使用。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形容词能用作定语、表语和补语;而动名词则作为名词使用。如果“-ing ” 形式在句中作表语,那么它可能是现在分词,也可能是动名词,应当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整理学过的现在分词和动名词的有关知识,放在一起分析对比,从而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比如: 动名词作定语时用于说明被修饰的名词的用途,它和所修饰的名词在逻辑上没有主谓关系;现在分词作定语时,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的行为,和它所修饰的名词在逻辑上有主谓关系,可以扩展为定语从句。 如:a sleeping car = a car for sleeping 一节卧车车厢, sleeping此处为动名词;而a sleeping child = a child who is sleeping 一个睡着的孩子, sleeping此处为现在分词。 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学会分类整理所学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

三、大胆质疑和探索

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应当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氛围宽松、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这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潜能。

总之,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只要引导得当,就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性思维活动当中去,不断拓展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