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教学应具有双重目的
本文作者: 鲁子问
河北省张家口的潘老师设计了一个听力教学过程:
听之前,教师首先对听力材料的历史背景进行简单介绍。由于听力内容是关于二战期间一个犹太小女孩的故事,因此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二战的概况及纳粹党对犹太民族的破坏,使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历史背景有简单了解。教师同时就材料提出三个简单问题。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简单记录。听完第一遍之后,教师对文章中出现的部分较难懂的内容作简单讲解,再让学生听第二遍。在听第二遍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一步完善笔记,并且回答教师在听之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再听一遍全文。
听完三遍之后,教师对全文进行整体分析与讲解,并对文中出现的生词及部分短语进行讲解,然后就文章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对所提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这一听力教学过程十分符合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Post-listening的过程。听前的知识图式激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听中做笔记的方式能帮助其获取信息,听后的讨论也可以促进其理解和图式建构。可以说,这一听力教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获取的过程。
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听力教学应有技能训练与信息获取的双重目的,高一、高二学生尤其需要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
《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技能有明确的规定,如6级的听力技能要求为:能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听懂日常的要求和指令,并能根据指令进行操作;能听懂故事或记叙文,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从听力材料、简单演讲或讨论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这一设计的内容是必修模块1第一单元。学生刚从不同的初中升入高中,现在需要适应新教师的教学语言,而他们可能本身在听力方面还有困难。
在这一背景下,若教师只关注听力活动的信息获取,而忽略对学生的听力技能训练,则很可能使学生长期存在听力困难。
为此,笔者建议,在开展高一、高二阶段的听力教学时,教师既要确立获取信息的听力内容目标,又要确立训练某一技能的听力技能目标。潘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调整为:
Pre-listening:通过回答问题激活或建立学生关于纳粹统治下犹太人生活的图式,预测小女孩的情感。
While-listening: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录描述小女孩情感的关键词。
Post-listening:让学生讨论小女孩的情感(如害怕、孤独等),完成关键词词汇图、完成信息表格。若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好,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战争对儿童、对人类的影响。
这一设计既有对内容的获取,更有关键词预测、听取与记录这一6级所规定的听力基本技能。
这样的听力教学可以有效地兼顾促进听力技能的培养和开展具有真实交际意义的听力活动这两个层面的目的。
当然高三听力教学的目的往往只是开展具有真实交际意义的听力活动,因为我们假设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标所规定的听力技能。但若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听力技能,则听力教学应仍然坚持这两种目的。
下期话题:课文教学应突出运用目的
鲁子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教育部英语教师专业标准项目学术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政策、外语教育与测试、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等;著有《中学英语教育学》《小学英语教育学》等。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