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高校英语报刊课程教师的素质
本文作者: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端木义万
【摘 要】 高素质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英语报刊教师要想胜任工作,必须具备四方面业务素质: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更新知识优化环境。 【关键词】 英语;报刊;教师;素质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要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就必须造就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关于高校外语教师素质专题,国内已有一些文章论及。有的学者认为:“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杨华 2003)还有的学者认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均佳,口头表达能力强;2.懂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3.了解中西方文化,能将文化内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5.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戴曼纯,张希春 2004) 英语报刊课与英语其他课程虽然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有不少自身特色。笔者根据40余年的报刊教学实践经验,认为理想的高校英语报刊教师除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过硬的英语基本功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素质: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更新知识优化环境。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素质做些议论。 一、了解西方新闻概况,通晓报刊英语特色 新闻概况指的是报刊的特性、报业发展史、报刊目前经营状况、读者群特点、报刊主要类型文章的功能和新闻价值观念。了解西方新闻概况,可以帮助英语报刊教师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报刊文章语言。 报刊是大众性传媒,风格必须适应大众口味。刊物的大众性越强,语言就越要注重可读性,适合大众的阅读水平,要尽可能通俗质朴,简洁明了(端木义万 2000)。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所奉行的准则。为了增加客观性,报刊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引语,用词力求准确具体,避用情感词语和夸张手法。 报业发展史与新闻写作风格密切关联,不同时代都会给新闻报道语言留下清晰的烙印。譬如,19世纪电报的发明导致新闻报道“倒金字塔”模式的出现(Inverted Pyramid Form)。又如,20世纪的广播和电视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报刊的新闻报道失去了原先的“时新性”(Timeliness)的优势,促使报刊在解释性新闻报道(Interpretative News Reporting)发展。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报道(Straight News Reporting)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除具有信息功能之外,还有劝说功能,是有深度、有分析、有观点、有个性的写作。文章一般围绕因果(Cause-and-effect)敷墨”(端木义万 2002)。 报刊标题写作受排版和功能因素制约,栏目狭窄迫使标题用最少的篇幅传达新闻故事的核心信息,因而标题句式高度浓缩,常采用省略、短词和以符代词手段。标题的劝说功能导致常用比喻、典故、押韵、双关、对仗或仿词修辞手段以便取得吸引读者、增加趣味的效果。(端木义万 2001) 西方报业的发展史是垄断化的历史,目前绝大部分报刊掌握在报业集团和联合大企业手中。这种体制使得报刊语言中渗透着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批评性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中的电视、报刊是帮助社会对大众进行统治和操纵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作为电视报刊的语言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戴炜华,陈宇昀 2004)新闻话语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话语”(van Dijk 2002)。新闻报道“往往采用宣传手段影响公众舆论,这些手段形成了‘语义噪音’(Semantic noise)”(Merril 1990)。英语报刊教师应该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要帮助学生阅读时排除杂音、拨开迷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实质。 新闻价值直接影响新闻写作。例如,时新性(Timeliness)要求新闻报道内容要新。报刊在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事物和现象时必然也使用相关的词语。此外,新闻写作人员为了使报道有新鲜感在语言上刻意求新,除活用习语、典故手段外,还经常自创新词。因此,“报刊是使用新词的庞大机器和杜撰新词的巨大工厂”(端木义万 1985)。 再如,邻近性(Proximity)既可指地理上的邻近性(Geographical Proximity),也可指心理上的邻近性(Psychological Proximity)。邻近性要求报道的内容贴近读者的生活和心理,也要求使用的语言适合他们的口味。所以大众性报刊力避“阳春白雪”之嫌,采用通俗语言,使用口俗词,甚至俚语(端木义万 2000)。西方新闻界十分关注“冲突性”(Conflict),有的学者甚至把它放在新闻价值之首。“冲突性”新闻价值对报刊语言也有影响。具体表现在新闻写作人员喜爱使用“暴力”“战争”等比喻词语,如war on poverty, war on corruption。其他新闻价值还有奇特性(Unusualness)、重要性(Consequence),显著性(Prominence)、趣味性(Human Interest)。 二、掌握广博文化知识,结合文化讲解语言 大量实践说明,语言理解障碍常常不在语言结构本身,而在相关文化知识的缺乏。英语报刊内容浩若烟海,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英语报刊教师的文化知识越丰富,课程驾驭能力就越强。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注意语言难点,而且要找出文化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理解中的文化障碍。 例. Violence in language has become almost as casual as the possession of handguns. (Time, April 2,1990) 学生如果不了解美国持枪合法情况(成人没有犯罪记录均可购买枪支),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语言粗鲁问题比持枪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教师在解释本句时有必要介绍美国枪支文化。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报刊教师要想把外报外刊课程教好,就要不仅在语言方面下功夫,做到“语言通”,还得要在文化知识方面下功夫,做到“文化通”。 三、熟悉报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教学方法 英语报刊课是一门阅读课程,因此,适用于阅读课程的教学理论一般也适用于英语报刊课程。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过程。英语报刊教师应该掌握这一理论并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现代图式理论代表人物D. E. Rumelhart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语言的语音系统、句法系统和语义系统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个人的先期的经验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由于英语报刊的体裁更为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因此阅读理解所需要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更多。这些图式越丰富、越完善,学生阅读时就越容易产生联想,思维就越活跃,理解能力就越强,阅读效率就会更高。 英语报刊教师要明确哪些是取得英语报刊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语言知识图式和文化知识图式,同时也要清楚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和丰富这些图式的有效方法。教师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完善的总体方案,然后将这个方案细分为若干子方案,再把这些子方案合理地分散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具体实施。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近些年对教育实践影响最大的学习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是主动创建知识结构。英语报刊教师必须牢记阅读理解报刊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图式和文化知识图式,不能期待用“灌”或“填”的方式来构建,而是需要学生本身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循环往复的体验过程来构建的。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阅读、思考和体验,并有意识地组织一系列活动提供这种实践。 1.注意启发诱导。比如学生在理解下面一段文字时会觉得十分困难。“Here come 75 million aching backs. A generation of reluctant grownups is raising children, caring for aging parents, and beginning to worry about retirement.”本段中75 million aching backs指的是美国“婴儿潮代人”(Babyboomers)。学生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reluctant grownups。如果教师采用提问方法诱导学生回顾婴儿潮代人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主要特色,回想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appies)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激活他们脑中有关婴儿潮代人的相关图式,再联系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所出现的经济萧条使他们所面临的严峻经济问题,便会比较容易解开这个难结。 2.布置预习任务。教师把每篇课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点作为预习研讨任务分配给学生小组进行准备,课堂上学生推选代表向全班陈述小组看法,教师与全班学生一起对小组看法做出评价。教师布置任务时要力求所布置的任务难易恰当。 3.提供补充资料。课文一般篇幅有限,内容常常显得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内容较新的相同专题报刊文章作为补充阅读资料发给学生。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创造宽松、自由、活泼、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下列活动: 4.1课堂新闻报道。授课开始时抽出5至10分钟让学生用英语简要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 4.2开办英文报。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办纸质或电子版英文报,教师提供指导,稿件采编工作由学生小组轮流担任。 4.3组织专题讨论。教师可选择一些趣味性、操作性较强的专题让学生讨论或辩论。 4.4组织知识竞赛。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新闻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可以采用口头抢答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问题回答形式。 四、善于使用科技手段,更新知识优化环境 21世纪是高科技世纪,是网络普及的世纪。网络媒体的发展对纸质媒体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报刊纷纷开办电子版。有的报刊是纸质为主,电子为辅;有的报刊是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平分秋色;有的已经过渡到电子为主,纸质为辅阶段。对于英语报刊教师而言,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很高价值: 1.搜集教学需要的背景知识。报刊涉及到的知识面域很广。有不少知识难点无法从现有的参考书籍中找到答案。网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搜寻得法一般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2.跟踪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世界风云不断变化,社会文化日新月异。英语报刊教材无论怎样更新,总是落后于时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有必要补充新的内容。此外,作为高校英语报刊教师,理应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出现的新事物和科技军事的新发展,不断跟踪、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与此同时收集和掌握相关的新词语。 3.开辟英语报刊阅读网站。英语报刊教师可以从电子报刊收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按专题归类,贴在英语报刊阅读网站上。这样可以弥补纸质报刊资源不足,增加学生英语报刊的阅读实践。网站设有专家在线服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解答。 4.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堂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文本、图表、照片、声音和视频结合起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既可以增加信息输入量,又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英语报刊课具有很高的素质教育价值。这门课程施教得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理解水平,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和丰富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见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提高总体素质(端木义万 2006)。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本身就得具有理想的素质。高校英语报刊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奋发努力,潜心钻研,反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胜任称职。 (本文是端木义万教授在10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高校英语报刊教学研究会上的发言论文,略有删减。)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