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中式英语”
本文作者: 文 /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陈德彰
近年来,国人关于“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简称Chinglish)的争论一直热火朝天。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式英语”必须大力加以纠正,我们应该提倡学习和使用地道的、规范化的英语。一般来讲,英语教师,包括笔者本人,都持这一观点。另一种意见则把“中式英语”归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认为其不仅具有存在的价值,且若干年后将为英美国家的人逐步接受。他们的论据有两个,一是源自中文“好久不见”的Long time no see已被英美人士所接受;二是不少国际友人认为“中式英语”非常有趣,哀叹“中式英语”的消失将是一种“遗憾”。
我们分别来看这两种理由。
首先,Long time no see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这种用法源于20世纪初,当时的英美船舰停靠在亚洲的一些港口,船员与当地人用混杂的英语打招呼,后来把这种用法带回了他们国内。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去南洋和太平洋岛屿谋生的华人所说的一种中文和当地语言以及英语混合而成的通用交际语言,被称为“洋泾浜英语”(pigeon English),后来英美人觉得这一表达法言简意赅,就借到英语中去了。笔者认为,不管这句话的来源是哪一种,这样的例子少而又少,关键在于这并不是中国人人为强加给英语的。所以,据此提倡“中式英语”,并企图改造英语的做法注定行不通。
其次,许多外国人热衷收集“中式英语”的例子并不是因为其值得学习,而是出于一种好奇的心理,觉得这种“English words plus Chinese grammar”(英语单词加上中文语法)很有趣,甚至“很有韵味和诗意”。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论点推波助澜,对错误的东西津津乐道。
我们来看看“中式英语”的一些例子:商店门口“营业中“的牌子上的英语写成To Run Business,陈列“方便面”的货架写有Convenient Noodles的字样,“机房重地”被译为Engine room is serious place,“步行街”被译作Walk the Street,通道的“入口”被标为Enter Mouth,残疾人使用的厕所的标志被写成Deformed Man Toilet,甚至Crippled Restroom。还有一家烤鸭店陈列的烤鸭师塑像前的英文标志牌上写的是Roast Duck Division,难道真有一个师的烤鸭师吗?笔者认为,语言是用以交流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引起误解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并且,这种山寨英语也会引发外国人的嘲笑。试想,推广“中式英语”犹如推广影视节目中日本兵说的“你的大大的好”一类的“日式中文”,我们会接受吗?
现在还有一种时髦的观点认为,要体现中国特色就要使用汉语拼音,结果是很多店名千篇一律地音译。情况怎么样呢?“全聚德”译成Quanjvde,恐怕没有几个老外能念得准。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航友宾馆”的招牌上大书Hang You Hotel,成了“绞死你宾馆”,让人感到可气又可笑。
还有人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概念,指用于表达中国文化和特有政治事物和概念的词语,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两制)和the 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等。我们认为,用符合英语习惯的方式表示中国特有的事物是必然之举,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开创另外一种英语。不然的话,全世界有上百个国家,各国都有本国特有的事物,那就应该有上百种英语了。至于有人提出的“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等,其前提是英语是这些国家的母语或官方语言,这些不同的英语颇有些类似于(英语中)不同的方言。况且,我们对外宣传时也要用到其他外语,是否也要创造出“中式法语”“中式德语”“中式俄语”“中式西班牙语”来呢?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