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10期
>
正文
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科基础
本文作者:
陈建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第210期
收藏
一、我国英语专业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中国英语专业起源于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批专业,承担了建立现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份历史重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尽管英语专业发展走的是积极适应社会的变革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子,但专业的语言文学学科属性一直以来不存在什么争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英语本科专业教育主要集中于外语/外贸学院的英语系,综合性大学的外文系,以及师范院校的外语系。三类院校英语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着明显的趋同倾向,即都以语言、文学、文化、翻译四个板块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又各自保有特色。如外语院校重视“听说”能力训练,以培养口译人才见长;综合性大学的英语专业侧重文学和语言学,培养了较多专业研究和笔译人才;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则注重打基础,主要为中等教育培养英语教师等。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普遍且持久的重视,专业设点数量和办学规模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理、工、医、农、商等类高等院校开办了英语专业,2008年,全国已有近一千所高等院校开设英语专业 ,为全国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性英语人才,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对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化,出现了多元化、工具化的趋势。这使英语专业原来清晰的学科范围变得模糊,不少英语专业教师对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产生了困惑,更有些人士(甚至包括教育界人士)认为,英语本来就是工具而不是专业。专业的学科基础之争是当前英语专业建设的最大挑战。
二、对我国英语专业
学科基础的再认识
外语/英语专业是工具还是专业?是什么专业?为什么会出现英语专业工具化的论调?要澄清这些被模糊了的根本性概念,很有必要先讨论一下英语专业这个概念,目前有两种解释:一、英语不是专业,是工具。二、英语既是工具也是专业。
“专业”这个概念颇具中国特色,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很难找到与其完全对等的概念。薛国仁、赵文华(1997) 从我国教育论著中收集、归纳了几种关于专业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大致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界对高校专业的理解及其定义。
在中国,人们很容易将高校专业等同于职业,或与一定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所谓“专业对口”。这种认识源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长期以来参照的前苏联高等学校的模式:当社会有某种职业需要时在一定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再作课程设计。现在,“职业—专业—课程”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专业对口”的思维定势必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造成冲击。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正在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朝着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设定更为宽阔的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英语专业的改革发展应当走工具化、职业化教育的路子,培养面向具体职业目标的技能型人才,还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面向多元职业选择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也是人们热烈争论的焦点问题。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应在确保学生打好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毕业后的服务面向群体,适当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以及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符合英语专业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求。
这里需要区分:“英语作为工具的教学”和“英语作为专业的教学”。前者作为普通的外语教学,存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的是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和学。而后者则同时具有英语“作为工具的教学”和“作为专业的教学"的特性。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英语专业当然有工具性的一面,体现在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英语基本功。但是,只有技能型的课程或进一步延伸到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是不足以构成专业的。因为一种专业必须有其学科母体,如若脱离了原来的学科母体,也就改变了其性质;若失去了其学科的支撑,也就不能称其为专业。英语作为一个专业,必然要有它的学科母体,传统上讲,这个学科母体就是英语语言文学。
在改革中试图使英语专业脱离其一直赖以生存的学科母体是中国英语专业产生专业困惑的根本的原因,这种脱离只能带来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身、寻求其他的学科支撑,发展成新兴专业;二是摆脱学科支撑,转变为工具化、职业化的教学,发展成职业教育。我国英语专业当前需要改革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其赖以生存的学科基础,相反,只有进一步强化和夯实专业基础,即英语语言文学,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这点可以在国内外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成功的例子中得到印证。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我国“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 外语学科建设扎实推进 (376期)
尼泊尔: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英语教育 (376期)
吴宓:跨文化、跨学科英语教育的先驱 (376期)
创新教育理念 满足个性需求——《师范英语口语》课程的设计、实施与改进 (376期)
呕心沥血 无问西东——祝畹瑾教授与我国社会语言学学科建设 (375期)
立足学生视角 化解“转述”难题——记我的首节高三英语公开课 (375期)
“悦读中国”:用英语展示中国辉煌发展成就 (375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