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封面报道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探究

作者:文/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广雅中学 温东瑜
Aa
  • -   
  •    +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起到集中注意力、带入情境以及铺垫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遵循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等原则,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及观摩一些课例的经历,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要素;兴趣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对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前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并把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应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始终被教学活动所吸引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恰当精妙的导入必不可少。为此,教师要提高设计导入环节的能力,充分认识影响导入环节的各要素,切实提高导入环节的实效。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理论依据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基础英语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的设计举足轻重。笔者认为,导入环节的设计必须体现以下一些理论体系。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强调学生对知识要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要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充实和改造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在他人协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课堂的有效导入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并使学生能把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新导入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2.图式理论

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导入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是无意义的,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图式,在所接受到的语言材料信息的刺激下将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图式的意义复现出来或者激活大脑中所储备的相关知识图式,演绎出新的意义。

也就是说,如果听众或读者大脑中的相关图式被成功地激活了,新的知识与头脑里已有的概念、记忆中的信息联系起来了,输入的信息就易于被理解,否则信息就会难以被理解。因此,教师若想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大脑信息,需要精心研究与准备设计导入。

3.交际理论

交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和本能,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交际是其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能动的过程。外语教学也是一个交际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关注交际在导入中的有效开展与推进。

二、课堂导入四大要素

英语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和心理差异、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类型,结合学生实际,从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入手。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视听导入法、时事导入法、谈话诱导法、游戏活动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虽然方法多样,但要使导入真正产生实效,教师在设计时,需考虑以下条件。

1.符合学生心理及认知特征

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都逐渐趋于成熟,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勇于创新,喜欢带着兴趣去探求事物的根源。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注意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为首要条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中提出,认识的发展不能与智力的成长割裂开来。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化作用。

此外,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曾指出,读者不能正确理解语言材料的三种原因之一是,读者不具备与语言材料内容相关的图式。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遇到专业性颇强的话题材料时,自然会感到理解困难,学习动机会被削弱。所以教师在教授一些背景知识较为深刻的课文时,必须在导入中进行相关的输入,化难为易。

根据上述理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按照发现学习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发现、总结、归纳语言的规则和结构,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操练外语,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加强对外语的操练与运用,从而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尤其是在导入时,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与结构,注意语言应用的有效性,尽量注意在学生熟悉的文化背景及知识领域中展开教学。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A Land of Diversity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作为导入。

Step 1: A Wonderful Land—Guangzhou (5 minutes)

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广州申亚时的宣传短片,并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What do you think of Guangzhou?(引出中心词diversity,相关词international等)

Are there any special places showing its diversity? If your friend comes to Guangzhou for the first time, where will you take him/her to?

Step 2: 过渡环节(30 seconds)

Which country is the most famous one for its being founded by different nations of people?

Step 3: A Small Quiz about the USA(采取小组竞赛形式,以图、音、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2.5 minutes)

Which city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 /Who i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SA? /Which is the national anthem of the USA? /Please name out at least two yearly events.

通过课堂导入,学生的兴趣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为教师接下来的课文教授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文化知识竞赛不仅唤醒了学生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心理需求及认知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2.符合课堂导入的原则

成功的课堂导入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成功的教育不是靠强制,而是靠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积极倾向,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导入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特点、水平及教材的内容,采用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观、趣味十足的方式,如讨论、小组竞赛、游戏、模仿秀、新闻访谈、图片欣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第四单元“肢体语言”时,笔者首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些情景,然后再找若干名学生用身体语言演绎其小组的设计。

课堂导入的设计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导入的话题要尽可能时尚,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在教授人教版第五单元“主题公园”时,笔者让学生从What do you think of building Disneyland in Hong Kong and Shanghai?谈起,学生对在香港兴建的迪士尼乐园非常感兴趣,并对将在上海兴建迪士尼乐园的新闻十分关注,因此,他们对此话题侃侃而谈,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3.符合优化教学设计需求

(1)教材内容的整合需求

使用新教材以来,许多教师在承认其进步之处的同时,认为课文存在生词量太大、部分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等问题。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实际能力出发,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增、减、改、编等加工处理。此时,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重温相关知识,了解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并认知新的单词和句型。

(2)阶段性教学任务的需求

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尤其是高三的复习阶段,远不同于高一、高二的教学任务。笔者在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中,利用课前5分钟着重培养学生词汇的积累,主要通过听写一些高考中的高频难词、形似词、音似词及常用的词组或句型等,提高学生对常用词、易错词的掌握程度。

4.符合教学角色定位

(1)教师是课堂活动的鼓励者与参与者。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除了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鼓励者与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课堂中各种参与因素,分析、研究、总结出可以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能主动学习,教学活动才会有意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以合作者的身份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每个人都在合作中感受齐头并进的集体力量和共同向上的集体荣誉感,更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应成为信息的反馈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对教学法的适用性向教师提出看法。这种信息反馈不仅能优化课堂活动的正常安排,增强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导入注意事项

1.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使导入显得拖沓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2.教师与学生进行眼神、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交流。交际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者配合进行。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渴望的眼神,都足以给学生信心。切忌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哪怕是皱皱眉头,都会给学生留下负面的影响。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方式是一种非常有实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核心,鼓励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的研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共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自信心也不断增强。但教师务必参照小组共同成果对学生予以激励和评价,促进进一步的合作。

4.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网络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速度与质量。但教师必须认识到,过于华丽的版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代替教师上课,绝对不能出现“人机对话”的现象;网络上的资源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度借鉴;同时应防止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如果能包含各种有效要素,就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教学。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