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如何上一节有效的阅读课
作者:文/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英语教研组 孙宏伟
【摘 要】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技能。本文通过观察、反思阅读课上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如何才能运用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阅读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艺。 【关键词】 常见问题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教学有没有成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反映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这三个问题: Whom to teach?(教谁?) What to teach?(教什么?) How to teach|?(怎么教?) 一、阅读课的常见问题 1.“深层次问题”被弱化 阅读课上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常常通过问题解答来实现,因此问题设计有效与否是学生理解文本、学习语言、培养能力的关键。但是,教师在阅读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理解层面,局限在学生通过文章表面找答案,而对那些蕴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相对来说则挖掘得不深,如点评、推理、概括等较高层次的问题“出镜率”不高。结果不少学生只会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推论,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则显得相形见绌。久而久之,通过学习活动理解文章主旨与作者意图,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通过文章中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推理等能力都显得“势单力薄”,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断层。 笔者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包含两个层面:浅层次的理解性活动与深层次的拓展性活动,而且两者间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平衡。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与心智等发展水平,课堂上的深层次活动更应该得到关注,并能为其将来进一步学习与独立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应细分层次并有利操作。比如:细节性问题应该是解决一个即将到来的大问题的前奏,或者是帮助理解文章中较复杂或困难信息的中介;评价性或自由发挥性问题应该是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与拓展兴趣的手段。 2.“多媒体辅助”被强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引进阅读课堂应该说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所学教材产生更大的兴趣等,好处不再赘述。但是制作多媒体容易使教师的精力受到牵制,备课重心出现倾斜,甚至出现“一厢情愿”现象,即:教师想当然地设计图片,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会想到这些、做到这些。结果有时会出现下一画面还没出来,学生早已经把答案说出来。教师也容易被多媒体左右,理想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了泡影,师生互动变成了教师活动,教师在应对课堂教学意外时反应迟钝,缺乏教学机智。而且一堂看似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阅读课,结果常常会虎头蛇尾,主次倒挂,收效不尽人意。 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来达到引入课程、铺垫过渡、兴趣激发、语言学习等多项活动的统一与平衡呢? (1)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做到:把握好教学的重心,明确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于与文章内容或教学目标无多大关系的图片与资料尽可以“忍痛割爱”,切不可“为热身而热身”。 (2)学生的课堂反应与教师的预设出现错位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对已经设计好的课件进行及时调整,教师应该考虑度与量的平衡,即:通过课件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探讨什么?掌握什么?教师所设计的投影片要能根据需要随取随用,不要成为机器的奴隶。 (3)阅读课上那些特色的活动要坚持,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放弃,比如:诵读、默读与细读、理解与讨论、思考、品味与推敲等。 3.“语言学习活动”遭忽视 由于学生的预习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文章篇幅相对较长等原因,不少阅读课的重心落在了理解文章表面信息上,相对来说,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句的学习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即使有的话,课堂上语言点的学习活动仅仅是一些字面上的解释或者是简单例句的呈现,而且常常是教师唱主角,教学效果不理想。 课堂教学应该为达成语言点学习活动与交际活动的融会贯通提供平台。阅读课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章的这一融语言点与语境于一体的媒介,加强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夯实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达到“教学做合一”。 二、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被简单传递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而得以理解的。传统课堂中的讲授教学更多的是传递知识,让学生 “记住”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课前备的主要是“课”、“如何教”,而在学生“如何学”方面备得不充分。笔者,认为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如果要备学生的“学”,教师一定要考虑如何创建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如: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这些应该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教师只有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让新教材真正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 表1 备课工作重心的转变 1.采用语篇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语言基础知识从它的载体(篇章)上剥离下来,鼓励地教学一个个语言点,所理解到的知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无助于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因此,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知道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为此,阅读教学时笔者采用语篇教学法,学生通过整句、整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正确理解,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总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 2.精心设计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而且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并归纳出语言规则及其用法,通过各种口头、笔头活动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迁移,从而使语言技能综合化。因此,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好这阶段的教学任务对一节阅读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设计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要注意所设计的活动应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2)有效的阅读课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教学活动的量。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向,给予他们思维指导,使他们思维品质得以提升,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3.重视学生的参与 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分析语篇结构、课文复述、观点表达、分组讨论、辩论赛、课文缩写等活动。 4.树立育人意识 在英语阅读课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充分利用报刊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节阅读课上。如在阅读《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简称Teens)第345期“Perfect just how you are”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读后的分组讨论,话题是你怎样看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如何才能成功?学生对于这些话题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纷纷踊跃地发言,比如,有的学生说到,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潜力,一样可以成功。有的同学说到,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不要自卑,要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会来到你身边。 5.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会学”,因此,教必须为学服务。课堂教学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会”和“会学”,要把英语课上成实践课、技能课,想方设法创设学说英语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坚决克服教师包办课堂的“满堂灌”、“一言堂”等倾向。倡导建构性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真正实现英语教师(teacher)转变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教学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 6.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需要凝视,需要反思。课后的反思与研究,要以“积极”、“有效”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教师要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实现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转变。同时,教师要注意从对每节课的反思中提炼出问题,转化为自己研究的课题,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并且在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展示自己教学生活的场景,揭示自己日常教学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教学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理念。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技能。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每个教师要力争使每节阅读课都有意义、有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