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Canale and Swain曾经对交际能力作了阐述:交际能力包括grammatical competence(语法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语篇能力)和strateg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同时期,美国语言学家、教育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 提出了“监察模式”理论并扩展为五个假说——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其中“输入假说”对目前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起到了理论性的指导作用。输入假说的特点之一就是可理解性。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学习者只有把输入变成吸纳以后,其内在机制才开始运行,语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听是理解输入的过程,说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听对说有直接的影响。语言学家Rivera and Bacon认为,听力技能是交际的最基本的部分,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听”的能力是良好的“说”的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此外,英语辅音音素中也存在干扰学生正常听力的现象。比如th /θ/ 的发音舌尖需要轻触上下齿的边缘,属摩擦音,可是许多学习者误把这个音发成 /s/ 的音,这就会引起交际障碍。请看下面得对话:-- What are you doing now? -- I’m thinking(我在思考)。 如果说成了--I’m sinking(我在下沉),问话者可能就会大惑不解了。由此可见,正确的发音对于英语的表达和理解都很重要,因此英语学习者要重视语音。
“听”得准是“说”得准的前提,“说”得准是“听“得准的结果。因此,要想提高“说”的能力,就必须强化“听”的练习。听力的训练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进行,可以是专门的听力训练材料和磁带,这样可以精听;也可以听一些英语广播节目,比如VOA(美国之音)和BBC(英国广播电台)。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视、电影等。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英语的正确的语音语调,而且可以更好地领会、把握英语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许多学生在用英语表达的时候往往片面地追求语法上的正确性、忽视表达的得体性。比如:当有人赞美一名穿新裙子的人会说:“How beautiful your new dress is!” 如果这名穿新裙子的人回答 “Not beautiful at all” ,这样表达虽然语法正确,但不得体,因为它不符合英语的交际习惯。此时穿新裙子的人应该对别人的赞美表示感谢,回答说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 you for your flattering”,这样就显得礼貌且符合文化特性了。
一个民族的语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该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的。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语言的可接受性,有时会令对方感到困惑、尴尬、反感甚至恼火。比如,在拒绝邀请时,中国人常常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别人的好意,往往会含糊其词地说“不一定”、“到时候再说吧”、或“我考虑考虑吧”等等,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得体的婉言拒绝。而英语国家的人在接受邀请时态度十分明确,接受就说 “Yes, I’d like to.” 或者 “Thanks a lot for your invitation.” 等;拒绝则说 “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but I’m afraid I can’t.” 或者 “You are very kind to invite me, but I’m busy at that time.” 等。所以,如果想拒绝一个类似“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这样的邀请时,绝对不能用“Maybe”、“Perhaps”这样表示模棱两可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