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万象
细数新潮约会表达
汉语中很早就出现了“约会”一词,不过当时只用作动词,表示“邀集、约请”的意思。后来,大概是受到英语中date一词的影响,“约会”才有了现如今最为常用的这层含义。
早在1876年,英语中原本表示“日期、日子”的date一词就被赋予了“(异性间的)约会”的含义。到了1925年,这个词还可以表示“约会对象”。在过去,由date构成的复合词的数量屈指可数,如blind date(1925年,由第三方安排的男女间的初次约会)、double date(1931年,两对男女共同参加的约会)、date rape(1975年,约会强奸)、date movie(1986年,适合约会时看的电影)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date派生出的dating一词开始出现在多个新词中,分别指代形形色色的约会。
始于1993年的Internet dating(网络约会)发展至今想必已拥有无数的支持者和实践者。无处不在的交友网站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网络约会的机会。Internet dating最初只流传于Usenet新闻组,后来随着万维网的推出而开始盛行。这个词也可用online dating来取代。
时至今日,曾经的blind date已经过时,网络的发展促成nearsighted date的出现。相对于“盲约”而言,“近视相亲”指双方提前通过网络视频或者互传照片进行初步了解。当然,如果其中一方提供了误导信息,那么这样的相亲方式通常会以失败而告终。
Speed dating(快速约会或闪电约会)最初源自美国的犹太人社区,在美国还被注册成了商标。《牛津英语词典》的记载显示,speed dating见诸报端的时间为2000年。快速约会通常由婚介机构组织,给予每人与每个潜在的约会对象几分钟交谈的机会。这种高效的约会方式一度风靡欧美,吸引了诸多单身贵族的眼球。
在国内,节假日期间的相亲活动已经屡见不鲜。这种约会形式在英语中可用holidating(为holiday和dating的拼合)来表示。尽管这个词几十年前就曾出现,但它尚未进入任何英语词典,在谷歌新闻档案也只出现了66次。不过,《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本肖特在2009年12月曾经撰文介绍了这个词。
国外的一些城市近年来大力推行公共场所禁烟令,尽管这让很多烟民倍感不适,却在其他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室外吸烟时“借火搭讪”(smirting)给不少单身人士带来约会的机会。Smirting一词为smoke和flirting的拼合,首现年份大约为2004年。根据维基词典的解释,这个词源于爱尔兰。
除此之外,英美国家还存在诸多其他形式的约会,如hyperdating(短时间内与多人约会的现象)、intellidating(以参加文化活动为主的智慧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