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热点
千名教师把脉英语教学探索英语专业改革与创新
10月19至20日,“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教育部门领导、全国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高校外语学院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三场主旨报告、八场专题发言、六场院校论坛、三场特邀论坛和三场专项论坛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会主旨报告邀请了北外胡文仲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仲伟合教授、北外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他们就我国英语专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就新形势下英语类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就多元人才观下的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提出了实践建议。主旨报告之后的“专题发言”聚焦了英语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与课程建设、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等英语类专业建设中的八个关键问题。
本次研讨会达成了多方共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各高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根据本校特色制定英语类专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建设教师团队,加强教学评估,重视先进教育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10月15日,由清华大学外文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高峰论坛在清华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曹顺庆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刘世生教授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美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葛浩文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谢天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王宁在题为“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世界性”的主题发言中,以世界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作为参照,追溯其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源头,并从文化和文学视角对这一概念作出了新的建构。葛浩文在发言中探讨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他认为译者的责任在于忠实地再现作者的意思和风格,不应把翻译看成全球化或跨文化的工具。谢天振作了题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理论与实践”的发言。他运用译介学理论,对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查与分析。
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发布 海归外语能力最受关注
10月26日,启德教育发布了《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27.29万人,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形成“史上最大回国潮”。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人力资源部表示,企业更愿意接纳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求职者。84%的企业认为,与国内毕业生相比,海归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外语能力,其次是创新能力。62%的企业认为,在招聘海归时,专业技能、沟通力和执行力是其考查的重要方面。
另据2013年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统计数据,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这些学生基本均为当年高分录取的考生。